福建高考 如果说现在流的泪是选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现在大学生的情况,把都教授搬出来都无济于事。
▼
专业这么难选,肯定会选错专业啊!
选错专业最可怕的是,你可能会花整整四年去纠结毕业后到底要不要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想放弃,又可惜了几年的付出。
找了些当年选错专业的学长学姐们的血泪泣诉,希望可以给你们参考下。
网友1
本人某北京、院校,统计学(数学)专业大二在读。
两年了,至今还没有走出选错专业的痛苦,每天上课几乎都会痛苦万分地想一遍,我一个文科好有才情的人为什么来学了数学?“
网友2
选错学校才叫悲剧,一个文科的浪子,跑到工科类大学去读书,那才叫悲剧,全是直男加恐龙。
网友3
金融虽然文理兼收,但我读完之后必须告诉各位,这门课是一门文科,正常来讲你的大部分计算停留在微积分前1/4就够了。余下就是无数的看报表,无数的ratio分析,无数的论文和无数的瞎扯淡。唯一的一些选修还是关于企业管理的。
这跟让一个本来应该去卖菜的农民去发改委开会还制定国家经济层面的决策还不靠谱。金融不应该是买卖股票然后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事业吗?我爹就是这么做的啊!
所以对于我来讲,这就是一场折磨。
但是文科最好的一点是,只要你看了,你背了,成绩差不了。所以我按时完成作业,写一些我都不知道什么东西,考试之前磨刀,考完试你问我,这个学期学了什么,我完全不知道。唯独成绩还算说得过去,起码毕业了。
每一天就是从痛苦中醒来,看着自己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学了有什么用的东西。记住那些我考完试就会完全忘记的专有名词,定义。构思很多篇各种硬挤,错误观点和连我都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白痴论点的论文。考试之前一夜看上百页的书吗,走马观花。上课完全集中不了注意力听老师在讲什么。浑浑噩噩。
网友4
计算机,研究生在读。就是明白“功夫不负有心人”是我最早听过的鸡汤,功夫常常会负有心人。不是用选错专业为自己的一无所成找理由,是我心里明明清楚自己不是这块料还要硬上,因为不敢转弯或者回头。
越往前沿学,天分和兴趣占得比例就越大,我以前那种单纯地靠时间靠刷题堆出来的好成绩不管用了,努力也看不到结果的,好气哦。一直以来作为优秀的存在,我宁愿假装是我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努力也不想承认是我真的学不会我真的没天分,然而再优秀,有排名的地方就有落后。
网友5
因为喜欢生物,来美后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生物专业,就想说日了狗了…
第二年转学,有人推荐我把专业改成药剂…然后所有的课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没好朋友一起念书的日子真可怕……更可怕的是如果明年没考上pharmacyschool就又坑爹了……
所以我一直觉的自己就没有选对专业的命。
网友6
每一个选错专业的人上辈子一定都是一个折翼的天使。
选错专业的后果之一就是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陷入一段迷茫抑郁期(每隔一段时间就习惯性崩溃又习惯性自愈,好像在为生活制造悬念和波澜,科科。)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消极,越想越痛苦,越想越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过去的自己。上课很麻木,感觉你记笔记都像是一个傀儡,每天唯一动脑子的时间就是在想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网友7
不要选会计,会计,会计,否则你肠子会悔青!!!送我上去!!!
网友8
真的很难想象,那么粗线条的一个人,会在大学绣花,织毛衣。希望学艺术的你们,都能去自己喜欢的专业。当我拿起针线的时候,才知道回不去了……
看到这些血泪史了吗,这些选错了专业的同学们,上大学并不快乐。看似云淡风轻的他们,其实心里早就结了疙瘩,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满意比高三还痛苦的大学生活。
当初填报志愿专业谁决定?
▼
那这些人决定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
以及选择后的满意程度
填报志愿与录取志愿是否一致对人生事业满意程度的影响
▼
选错专业的原因,帮主总结了这几个:
1、对学校、专业不了解,都是靠“感觉"”和“顺不顺眼”来决定
2、父母希望自己就读某专业,但是自己不喜欢
3、自己没有主见,看其他同学或者看什么热门报什么
在招生中,会出现有的学校或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特别是福建省专科院校按专业投档后,热门的专业是扎堆的报考,分数甚至达到本二线,而有的学校专业很少有人报考甚至出现无线上生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些学生盲目崇拜“名校”而忽视了对专业的考虑,有些学生则追求“金牌”专业而忽视了对学校的选择。面对人生的重大决策,综合权衡学校与专业至关重要。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解放了。其实,被录取的学校类别、专业和大学时期的学习成绩都会影响被调查者的人生和事业。
▼
那选错了怎么办,有没什么办法补救?
1、复读,重新选择喜欢的专业
2、转专业,看各个学校是怎么规定的,了解需要什么条件可以转
3、不转专业,在你现在所在的专业中寻找乐趣
:在报考志愿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后想就业的方向、擅长的科目等,因为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选择的院校和专业。
所以,各位家长考生,填志愿的时候切莫着急,也别一门心思追求热门专业。一定要多了解各专业内涵,多积累大学各门专业的相关知识。四年时光虽不长,但却是一个人人生中极其重要的时光,一段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岁月。
—帮主提问—
你当初是因为什么而选择现在就读的专业?
评论区点zan前五名送福建高考手工笔记本
更多资讯可登陆
福建高考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