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索马里兰,又回到了埃塞俄比亚。由于陆地穿越的缘故,我对路线计划比较合理。埃塞俄比亚分成两部分,从苏丹进入北部,中间去一趟吉布提和索马里兰,回来再继续南下。从地图上显而易见。
如果想去马达加斯加,从埃塞飞机票是最便宜的,当时计划从南非去马达加斯加,所以没从这里飞,后来由于签证有变,南非也没去成。
埃塞俄比亚南部最大的特色就是奥莫谷底部落,这里存在着几十个不同文化的原始部落,大家所熟知的唇盘族就是其中之一!
伊斯兰教“第四圣城”
哈勒尔一直就在计划之内,离索马里兰很近,从哈尔格萨一天之内就能赶到。她的看点在于一个东正教国家的穆斯林城市,古城里有着82座清真寺,被称为伊斯兰第四圣地,实际上第四圣地我都听过好多个了。稍微了解埃塞俄比亚的也知道整个索马里州都是信伊斯兰教的。这是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特点,一半信基督教,一半信伊斯兰教,我戏称“北基督,南伊斯”。
我对这里有一点期待,听过好几个去过的好评。
刚到时天已经黑了,这座城一片漆黑,除了街道上的车灯,几乎没有别的光源。找了一圈旅馆,发现全满,听说是当地有什么比赛,全跑这儿来了。
于是又继续找,好不容易经别人提示下找到了一个小旅馆,一间房不到30人民币,和同伴一分,也就很便宜了。当然条件啥的也不用想了,所有设施比咱们小时候八九十年代的农村还差。用水什么的也是从缸子里弄出来。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突然发现随包带着的一罐老干妈撒了。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肯定要骂娘了。我本秉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顺其自然的心态,也就无所谓。
庆幸的是,它是放在包的侧面。于是就先简单的处理一下。
说说这个城市吧。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古城区被古城墙环绕着,颇有历史感。所谓的众多清真寺就在古城里。
令人惊叹的是,古城里错综复杂的小巷被渲染得五颜六色,却有一些小文艺。同时在通往这些小巷的主路上,满大街的买菜卖杂货,当然也有卖"恰特草"的,很是接地气。
回归到现实,这些感受没有持续多久。虽说有着82坐清真寺,但每座的规模也是小的不起眼。一到晚上古城里就遍布流浪汉,会让你感觉到有一丝的不安。
抱着对这里的一丝失望,准备离开。突然想起在吉布提认识的在埃塞工作的大哥给我们介绍,这里是可以看鬣狗的,甚至还可以接触!于是就有了下图,自行体会吧!
寻找“唇盘族”
在此,先感谢一下孔亚公路段中铁四局基地的收留,让我们吃上了中餐还洗上了热水澡。孔索,算是所有游客探索奥莫谷底部落的集散中心,在我的想象中这里应该是相对条件好一点。现实中还是和其它小镇没啥两样,整个镇就一个十字路大小。镇中心转盘上一个醒目的世界遗产标志,除此之外,这里更像一个过路重镇。因为,这里离肯尼亚已经很近了。下车的时候还有人问要不要去肯尼亚的。往里走就是奥莫谷底深处,大大小小部落有八十多个,都想看不现实。最出名的唇盘族肯定是最右吸引力的,不过听说已经特别商业化了,都是给钱拍照。因此,人们觉得商业化觉得没意思了。很多地方都这样,虽然商业化,但是至少人家的特色还在,不能说商业化的东西就不值得看了,那岂不是因噎废食!于是,坐小巴来到了离唇盘族最近的小镇金卡。必须说一下这一次小巴,在埃塞这么久了,第一次不得不付行李费,不然就别坐了。到达金卡时,准备下车,还没反应过来,几个当地人就把我们的行李给拿了下来,拦着我们要钱,连同车的超过70岁的意大利老头都不放过,直接拖着他的行李箱不让走。虽然他们只要每人5比尔(当时折合人民币就一块),我们也坚持不给,我一直认为这样给出去的每一分钱,都会成为后来人的绊脚石。后面僵持不下,他们也只好不了了之。来的当天正好赶上集市。金卡集市,是整个部落地区最大的集市之一。买卖的东西倒是没什么特色,主要是每次集市都能吸引不少周边部落的人过来购买生活必需品。本来准备深入部落去看唇盘族的,结果在市场上就遇到了,虽然没有像别的旅行团去的时候那样穿着盛装,但也算是他们生活化的一面!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和唇盘族的合影。过去唇盘族为了防止别的部落过来抢他们的女人,每个女人都会割唇放盘子。放的盘子越大越有地位!可惜这么多人也就一个带了唇盘的!“跳牛”成年礼
“跳牛”是Hammer族男孩的成年礼,这个部落也是众多部落中比较有特色的。这一天,和其它在埃塞的日子没什么区别,又是天没亮就来到了汽车站!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趟车去往Hammer聚集区,自然路上也会碰见很多,人家也是人,也得生活养家糊口不是吗?这不,半路上有个Hammer妇女把车拦了下来带着个小孩要坐车,本来塞得满满的小面包车,硬是拉上了他们母子。不一会儿,司机就后悔了。因为Hammer妇女人人都用红泥加油脂之类的,来给头发做装饰,这辈子能不能洗一次,真不好说。车上气味特别大,所以他们被赶下了车!这算是初步见识到了Hammer族的“味道”。吐米小镇,正好也赶上Hammer族的集市。这个和金卡集市的鱼龙混杂不一样,几乎是清一色的Hammer族人,比较有意思。我们在当地找了摩托车去往附近的村庄参观“跳牛”。“跳牛”不是每天都有,因为是成人礼,所以起码的有小孩成年才有的看。我们运气比较好,到的当天下午就有一场。真正的跳牛,是仪式的高潮部分,前面还有很多别的活动。除了各种“喜庆”的装扮之外,一个一直在持续的环节就是抽鞭子。一群妇女各自拿着类似鞭子的藤条,争先恐后的求着同部落的帅气小伙抽打自己,要是出手不够重,还会要求重打。于是,整个活动都在一顿“啪啪”的响声中进行的。不一会儿,一些妇女的后背已经皮开肉绽。其实,他们平时大都赤身裸体,这会儿为了保护乳房而穿上了衣服。傍晚时,真正仪式的高潮才到来,只见成人礼的主角男孩,一丝不挂,已经准备就绪。而部落部分成员,牵出了十几头早已准备好的公牛。它们比较暴躁,稳定了好一会儿才被部落成员给固定成了一排。主角男孩跳上牛背,从这头到另一头来回四次,就意味着他成年了。这一过程,大概只持续了一分钟。是的,所有高潮都这么快!有一点我想专门提出来。其实我们来这个部落看到的游客也特别多,尤其是还碰见了一个中国老年团。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仪式是作秀,即使没有我们这些游客,他们也是照常进行的!我并没有觉得丧失了意义。回到孔索,又住进了中铁公司的营地,又洗上了热水澡,洗去了身上带着的“埃塞”气味,第二天就出发去肯尼亚了。臭虫的叮咬,天没亮就出发的班车,奢侈的热水澡。也许一切不再有,也许这只是开始!————/END/————
·上·期·回·顾·
索马里兰
最虔诚的穆斯林
神经病环游世界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