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保持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社会用电量、电煤消耗量均保持增长势头。上半年,我国煤炭市场呈供需两旺走势,随着先进产能的释放,上游煤炭企业供货积极,铁路煤炭发运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沿海地区煤炭需求保持强劲,尤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煤炭需求持续增长。在进口煤小幅增加的基础下,南方用户对环渤海港口的煤炭拉运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环渤海主要发煤港口加强与矿、路、航、电各方的联系协调,加快卸车,增加场存;尤其增加长协煤炭进港数量,稳定煤炭价格,满足下游用煤需求,促使煤炭吞吐量保持增长势头。
上半年,我国环渤海港口合计发运煤炭3.52亿吨,同比增长万吨。其中,秦皇岛港发运煤炭1.07亿吨,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吞吐量继续位居环渤海港口首位;黄骅港发运煤炭0.99亿吨,同比增加万吨,吞吐量位于榜眼位置。曹妃甸三港(国投曹妃甸、曹妃甸煤二期、华能曹妃甸港)发运煤炭同比增长万吨;京唐三港(国投京唐港、老京唐、36-40#码头)发运煤炭同比增长万吨。受汽运煤受限、铁路设施不匹配等因素影响,天津港煤炭吞吐量继续下滑。
下半年,环渤海煤炭运输形势继续看好,“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两个用煤高峰先后来到,煤炭市场外部环境好于上半年,北方港口煤炭吞吐量会高于上半年。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火电厂日耗将出现大幅上升,电厂需求和拉运数量将出现增加。而夏季过后,电厂开始准备冬储;今年四季度,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形势将继续趋好。
今年,国家“保供应、增运力、稳价格”的政策,促使长协煤炭占比增加;加之汽运煤被叫停,“三西”外运煤炭更倾向选择铁路运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南沿海地区煤炭需求继续保持增加态势;煤矿先进产能加快释放,铁路全力组织运输,环渤海发煤港口发展机遇再现。今年,在进口煤小幅增加的基础下,预计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增量在万吨左右。
非洲最大自贸区吉布提国际自贸区开园
招商局集团主导建设的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一期工程2.4平方公里起步区竣工,自贸区于7月5日举行隆重的开园仪式。
在中国政府和吉布提政府的支持合作下,招商局集团以吉布提作为海外综合开发建设的第一个落地试点项目,是总结和输出“前港-中区-后城”蛇口模式的重大创新,对招商局集团的海外战略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招商局充分发挥吉布提的地缘优势,与吉布提政府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努力将其打造成区域的航运中心、贸易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成为中国企业向东非市场发展的承接平台。园区通过建设国际标准的软硬环境,为全球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方位支持。
在开园仪式前,吉方特别邀请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胡建华向五国领导人介绍自贸区规划。胡建华指出,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自贸区,因为它的国际化,虽然是中吉合作的产物,但是它将主要服务于国际化的需求,并采用了国际化的标准,它的使命就是为周边区域的物流、商贸和加工业提供互通平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区域一体化,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开园仪式上,象征中吉友好合作的融水仪式最引人瞩目。吉布提港口与自贸区管理局主席阿布贝克、招商局港口董事总经理白景涛、大连港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徐健代表三家股东将取自塔朱拉湾、深圳湾、大连湾的海水倒入名为“海汇尊”的容器,寓意中吉合作源远流长。
吉布提国际自贸区由吉布提港口和自贸区管理局与招商局集团、大连港集团等中资企业共同投资及运营,于年1月开工,规划总面积48.2平方公里,将成为“非洲最大自贸区”。一期工程为6平方公里,目前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已经有20多家非洲和中国企业签署了入园意向书。自贸区完全建成后将产生GDP超过4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吉布提GDP的两倍多,可创造就业岗位逾10万个,超过吉布提可就业人口的六分之一。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招商局集团网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