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春节一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马上摆在我们面前:面对着一个很庞大的会计队伍,现在的用人单位却发现一将难求,不得不说,如此尴尬的处境是谁造就的,也不能不让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就是:会计行业的危机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曾几何时,会计行业一度是大家羡慕的行业,大家学这个专业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可以坐办公室,不用日晒雨淋,起码是个白领。于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一大批人在报考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专业。高校也不失时机地将这个专业列为热门专业,要问哪个学校没有会计专业,恐怕你还真不一定找的出来。
先问一下自己几个问题:
93年开始我国的会计制度改过多少次?98年开始我国的税务政策出台了多少条
最近15年我们有关会计行业的证书有多少种最近20年我国一年毕业了多少会计学生最近20年我国高校一年出了多少个精品会计课程
最近20年中每年发表了多少会计论文
再看一组数据
最近20年会计人员工资涨了多少
个单位调查中,单位对会计人员的满意度是多少
个会计人员中,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岗位是满意的
有多少人大学毕业后,系统地学习过财务知识
现在会计行业中最近出现过几位像早些年余绪缨、杨纪琬等财务大家
现在高校老师中教了好多年会计老师能做到哪个层次的会计工作
这些数据我也无法回答,会计理论的繁荣的背后是会计人员的苦涩:企业领导发现账越来越看不懂了,会计人员的账越做越烂了,证书越来越多的同时却无法动手做一些基本的会计业务,于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水平比别人低了,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学习,结果参加一些动辄每天上万元的所谓精英培训,结果问为什么来培训,答案竟然是为了认识一些朋友,而忘记当初来学习的初衷,市场上财务总监班、管理会计师班、纳税筹划班一个接一个,但有哪个班是真正在教学的。
再看看财务自己,其实每个人心里都知道会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但做财务的人问一下自己,一年中花多少时间来学习一下新知识,一年花多少时间来亲自到现场去看看,去琢磨一下,心中想的都是只要能高谈阔论的水平,就能升职加薪,不能真正沉下去,切实去思考解决公司的问题,假大空的现象特别明显,看看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评价:性格古怪、不善于沟通、眼高手低、骄傲、自大等(不是拉仇恨,我也是会计)一个有一个的怪圈出来了,原来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做会计,现在一个学习四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却不会做会计,一个单位来招聘一个会计人员,可能有人来应聘,结果连一个心仪的会计都招不到,会计成为一个单位最不被人怠见的人。工资低,压力大。最后就拼谁的胆子大,谁敢偷税,谁的水平就高,代理记账公司一个人竟然可以兼职80家企业的账,
现在学会计的人依然很多,招会计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大家都不要以为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有多高,很多人到求是来招聘的时候就提出一个要求:帮我找一个好一点的会计,有时候我问有什么条件的时候,很多单位说其他都无所谓了。我看到很多在会计行业工作的人身边也有很多人要他们推荐好的会计人员,结果都无极而终,都在感慨,会计到底怎么啦,会计行业到底怎么啦。。。。
从去年开始,会计行业的薪酬大分化加大,好一点会计年薪几十万,差一点会计月薪都有,企业难找会计,会计也很难找到企业,做出来的账看不懂不是企业领导水平不够,而是财务人员永远没有想过如何让领导看懂,证书泛滥的背后,大家都在感慨,有谁能教我一些有用的会计技能呢?我在想到底是谁的信息和判断出了错误,这个分歧没有答案,我们这个行业真的就是一场严重的危机了。。。
摘自陶善贵老师《碎言财经》-3-1
更多精彩,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