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一第二学期结束之前,我就有在暑假找一份实习工作的打算了。事实上,会计这个工作比较特殊,一般企业不会请会计暑期工和临时工,所以我现在想找一份会计实习工作是非常难的。所幸的是,我托关系找到了会计的实习工作。说实话,这四周很累,每天早上8:00上班,下午5:30下班,然后实际的会计工作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又有比较大的不同,呃……也不能说是不同,就是实际比理论拓展了很多。单价核对因为系统里面的单价和采购成本有关,所以要核对单价,这是在为做应付账款(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和应付账款的对账做准备,也是在为计算产品材料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做准备。收到采购发票收到采购部送过来的发票之后,核对发票金额和采购入库单中的金额是否一致,然后做账:
借:应付账款——未开票
贷:应付账款——已开票
付款给供货方在付款给供货方之前,先核对好申请付款计划表和公司内账上应付账款的金额是否一致,审核确认之后再付款给供货方。收到付款凭证之后,就可以确认付款了:借:应付账款——已开票贷:银行存款收款的会计工作和付款差不多,但收款时一般不用先核对申请付款计划表和公司内账上应付账款的金额是否一致。暂估销售因为还未和客户对账,无法确认货款,所以只能先做暂估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暂估贷:主营业务收入——暂估这样的做法多用于出口企业。对账冲暂估在核对完我们公司的应收账和对方公司的应付账之后,我们在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时,会冲掉之前暂估的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未开票
贷:主营业务收入——确认
主营业务收入——暂估(红字)
应收账款——暂估
如果在核对我们公司的应收账和对方公司的应付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终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之前暂估的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有差异,则要调整对账差异:借:应收账款——未开票
贷:主营业务收入——确认
主营业务收入——暂估(红字)
应收账款——暂估
应收账款——暂估(差异)
其中,贷方最后一行的差异不能和倒数第二行冲减的暂估应收账款合在一起写,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应付账款对账冲暂估的分录和以上分录类似。制作每日利润表每天做一次利润表。当天把当天发生所有业务的任务单号、物料代码、产品名称、成本单价、销售单价、实发数量、销售金额等产品信息汇总到一个工作表内,为了方便,我们通常用查找函数在其他工作表里查找成本单价和销售单价到汇总工作表内,若Excel找不到单价,则要到企业的财务系统去查找。制作好汇总表后,把汇总表内的汇总数据转移到利润表内,然后整理表格,发给企业负责人。收到银行的电子回单支付银行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贷:银行存款若同一银行在当期有多个手续费要扣,则可以把所有手续费写在同一张凭证里。中小型的企业通常会把公户上的钱转到私人的账户,然后再发工资,这个是属于企业的内部转存:借:银行存款——私户贷:银行存款——公户月末盘点在月末盘点之前,首先要把上个月登记已领料但实际未领料出仓的原材料汇总(一般这项工作由仓管负责,但由于公司人手不足,我们做了这项工作),做一个盘点表出来给仓库盘点。仓库盘点之后,我们要算出盈亏,然后再将盈亏数据导入系统,在系统内做盘盈和盘亏。这个过程一定要做到账实相符。结转成本在月末盘点之后,有可能会产生盘盈和盘亏的情况。其中,盘盈冲减生产成本,盘亏记入生产成本。同时,结转制造费用和工人工资到生产成本。然后结转生产成本到产成品(库存商品),最后在销售时确认销售成本。确认收入理论上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确认成本,但实际上确认产品成本需要仓库的盘点数据,而仓库是月末盘点,所以我们通常是先确认销售收入,到月末再统一确认销售成本。结转利润在确认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后,就可以将收入和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了。做报表结转本年利润之后,我们就可以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了。这两个表都可以从系统内导出,但我们也可以利用系统内的数据,用Excel表格的引用公式和求和公式来制作出利润表。除了做财务的工作之外,我还接触到人事方面的工作——制定会议制度。我没有制定过会议制度,但我认为公司的会议制度应该按照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公司人事的小姐姐从网上下载了一份会议制度,稍微改了一下就上交了,我认为这样的会议制度制定出来都不会有人去遵守,因为这个制度根本无法让公司变得更好。实习了这么多天,很累,但是很充实。身边基本没有同学是大一就做会计实习的,一方面是因为一般企业不会请会计暑期工和临时工,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在大一才刚开始接触专业课,要立刻去实习太早了。而我很幸运,在大一就能找到会计实习工作,而且我认为在大一体会到会计实际工作与书本上知识的差别之后,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我就可以根据实际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