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会计与财务系师生Seminar

“中南大学会计与财务系师生Seminar”第4期圆满举行

年12月30日,中南大学会计与财务系第4期师生Seminar于管理楼如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南大学商学院会计与财务系和会计研究中心发起,由殷敬伟博士主持,邀请商学院会计与财务系李世辉副教授、金友良副教授、刘爱明副教授、修宗峰副教授、曾辉祥博士等老师出席,商学院各个年级的研究生也积极参与了本次讲座。

精彩内容分享

首先,张馨心同学从六个方面对文章《年忌效应:来自高管本命年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经验证据》进行介绍。文章以-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和CEO本命年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文章发现:(1)高层管理者在经历“本命年”时会更加保守谨慎,风险厌恶程度的提高避免了盲目投资,减少了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2)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低地区、中国华北地区更加明显,并且仅仅体现在本命年当年。

老师和同学们从以下几方面对文章进行了讨论:(1)高管本命年数据存在噪音;(2)文章稳健性检验需进一步完善,可能存在地区性因素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3)文章可对不同年龄层高管进行进一步划分,如比较36、48、60岁等本命年带来的效果差异。

随后林依瑞同学详细介绍了其论文《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水资源价值流转分析》,文章采用环境管理会计中的资源价值流分析方法,对供应链中水资源输入、消耗、输出、回收利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和反馈,并利用PDCA理念和投入产出方法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水资源价值流核算、评价及决策优化体系。

老师和同学们热烈讨论以后,对文章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文章研究定位不明确,研究方法应针对水资源价值流个性问题予以修改完善,水资源作为特殊的液体资源,研究上缺乏新意和准确性;(2)文章对于供应链定义不准确,应从用水源头开始进行研究。

最后,谢琦同学详细介绍了其论文《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基于DID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通知》有效降低碳排放,但其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仍值得商榷。文章利用-年7个试点城市中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该通知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发现:(1)相较于非政治关联企业,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了政治关联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2)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促进政治关联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在国有企业更为显著;(3)相较于政府干预水平较低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促进政治关联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在政府干预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

老师和同学们热烈讨论以后,从影响机制、启示和建议方面对文章进行了讨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建议。

讨论交流结束后,各位老师希望同学们更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真正达到思想碰撞与知识分享的目的。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adezzz.com/klzl/6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