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奋斗在海外

海外疆场也芳华

共此时勿牵挂

总要守侯与涉跋

常常驻马少归家

一轮明月共天涯

一只莲饼一壶茶

好诗好诗!

敢问诗者何人?

乃铁建海外青年是也!

此等才情,

连歪果友人听了也要为铁建海外青年点赞!

为践行“海外优先”战略,

不少铁建青年因工作的需要,

常年奋战在海外。

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他们在海外历练,他们在海外成长,

他们是奋斗在海外的铁建青年!

听!

他们的青春故事久久激荡和回响!

一鞭先著

我们是海外尖兵

吉布提

从年开始参与海外项目,参加吉布提铁路勘测设计工作,周承汉从未停止过与恶劣的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安全卫生条件、独处异国的孤独作斗争。年在吉布提现场勘测时,由于天气炎热,现场作业环境恶劣,在四个月内,10余人的勘测队穿坏了双胶鞋。

但一路走来,他说的最多的还是从事海外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年底在吉布提的四个月,那是吉布提铁路开通前最为困难和关键的四个月,也是项目即将收获的季节。

那时,正在吉布提访问的国家领导人视察由铁四院设计的吉布提铁路,他作为铁四院的代表受到亲切接见,当领导问到他从事海外项目多久了,叮嘱青年要努力工作,为国争光时,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设计人员,从事海外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自他心底油然而生,现在回想起来,他常常说:“这不但是我个人的骄傲,也是中国铁建的骄傲与荣誉,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克服种种困难,继续做好海外工作的信念与决心。”

周承汉(左一)与属地化员工交流

如今,周承汉已结束吉布提铁路配合施工工作,刚从尼泊尔转战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带着非洲的晨露,披上南亚的晚霞,直面东南亚的暴雨和骄阳。海外青年们正如这样的排头兵,哪里有需要,利剑便出鞘。

技不压身

我们是斜杠青年

马来西亚

斜杠青年指的是在除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或者专业任务外,继续主动拓展出新锻炼渠道的年轻人。斜杠青年是每个年轻人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努力拓展工作和生活的另外一个可能性!

徐新在入驻马来西亚铁路项目部时不到30岁,新婚后仅一个月余,即转战到国外项目现场。他也面临过心理适应期和压力,但是长驻经历让他在项目管理的磨炼中一点点进步,在对业主和总承包商的服务践行和合理交锋中,练就了一身冷静妥善处理变化的能力。

在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工作中,他被委任负责现场办公室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多项工作,年度驻外从事海外生产经营和项目管理工作逾天。

徐新(左一)能与老外唇枪舌剑

也能深入工程一线

他喜欢用文字直抒胸臆,写下“使君须臾传华髓,要路翱翔遍十州。坚兵四海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这样的感慨,也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只身一人独自坚守,对着一块月饼和一壶寻常的茶,写下开篇的那首诗!

这样一位才干与才情并重的铁建青年,最爱说的还是“花一样的时光何必提前养老,该奋斗的年纪不要安逸”这样的“斜杠”信条。

华丽转场

我们是闯关硬汉

巴基斯坦

天刚蒙蒙亮,沙漠地带里闷热的空气让人昏昏欲睡。不记得这是多少次在巴基斯坦境内长途奔波,在经历了6个小时的颠簸之后,车窗外一处车站映入眼帘。袁佶所带领的踏勘组,又一次将踏勘计划上的虚线重重画实。

袁佶(右三)带领工程师们踏勘

3年来,他适应了巴基斯坦的节奏效率,适应了巴基斯坦特有的风俗文化,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里。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腹地,常年风沙不断,日平均气温40摄氏度,最高可达55摄氏度。

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铁建海外青年秉承的“项目生产与经营互为滚动”的方向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举,看着同事们为项目中标而发来的祝福、贺电,作为项目的跟踪者和全程参与者,袁佶心中的自豪与骄傲油然而生,似乎忘却了高温中的汗如雨下,忘却了沙漠中的飞沙迷眼,忘却了自己的皮肤晒脱了皮。在巴基斯坦这几年,他全程参与各类项目市场开发、商务谈判、合同拟定等工作,长期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大漠的风沙和高温,也将这位温文尔雅的“江南暖男”锤炼成了一个更加独立、坚韧的“沙漠汉子”。

回首3年艰苦的市场经营历程,他常常在想,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自己一路走了下来?今天,看到巴基斯坦苍茫大地中的片片绿洲,他豁然开朗:就是这沙漠地区里一点点发生的奇迹在不断激励着我,让青春飞扬的日子写满奋斗的“奇迹”。

兼收并蓄

我们是多彩画卷

马来西亚

尼泊尔

海外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海外生活的不便,并没有击倒这群爱岗敬业的海外青年,他们常常苦中作乐,从容豁达地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曾在吉隆坡现场办公两个月的博士姚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常遥望双子塔。有一次他在商店发现有嫩玉米在卖,于是在结构力学和建筑美学的双重感召下,买回两颗玉米,用筷子做联结,轻松地搭起了一座“微观双子塔”,与10公里外的双子塔遥相呼应,颇有雅趣。

在海外繁忙的工作之余

用玉米和筷子筑起微观“双子塔”

常年往返尼泊尔的李欣,在第二十次行走于尼泊尔之时,写下这样的感受:

“世界太大,人会迷路,可能孤独,而尼泊尔却是感受这种孤独最好的去处。是因为每次行走在这片土地上,都有独一无二的感触。人们已经习惯了离不开屏幕的生活,上班的时候盯着电脑屏幕,闲下来的时候又捧着手机屏幕,就连和家人共处的时光,很多的时候面对着的也是电视屏幕。在尼泊尔我收获了宝贵的安宁,也读出了生活的另一层内涵,就是人们不会后悔他们做过的事情,哪怕遭遇失败,哪怕被拒绝,被伤害。”

奔波海外,常常能让海外青年们在异国他乡按捺住浮躁的心,因为在不熟悉的文化和环境中,他们学会了读懂自己的选择,也更懂得世界的多样和包容的力量。

行摄:尼泊尔当地的风土人情一瞥(李欣摄)

天涯共此

我们是柔肠父亲

孩子喜欢和爸爸一起玩耍,可是当出差的海外青年爸爸们遇上可爱的孩子们,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一起来看看海外奶爸与孩子们的亲情日常吧!

用心的画

儿子:“我手工制作了‘心中的爸爸’,我想你了!老爸。”

老爸:“老爸也想你。我给你找了个哥哥,要不要?”

儿子:“带回来和我玩吧。”

左图:马彦祥的孩子给爸爸做礼物

右图:马彦祥对当地小朋友的关爱

美丽的涂色

女儿:“爸爸快回来,我们一起涂颜色。”

老爸:“好呀,你画的是什么啊?”

女儿:“爸爸给我买的大别墅。”

董时俊与他机灵可爱的女儿

未来的罗纳尔多

儿子:“老爸,陪我踢球。”

老爸:“爸爸从马来回来就陪你玩啊!”

儿子:“那我还是去找乐乐吧,反正你回不来。”

唐乐的儿子和他父亲一样,酷爱足球、球艺高超

有想法的衣服

女儿:“爸比,给你做的衬衣和领带,出差回来记得要换上哦。”

老爸:“好的,没问题。”

女儿:“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老爸:“这个……,过段时间啊!”

女儿:“......”

驻外“海龄”超长的胡科夫和他活泼懂事的女儿

未来可期

儿子:“粑粑你看我游泳的姿势帅不帅?”

老爸:“帅的不要不要的!”

儿子:“等我出来了你要天天陪我玩哦。”

老爸:“好啊好啊!好期待!”

郑文博和他的家人、孩子

(截稿时,他的宝贝千金刚刚出生)

可爱的小棉袄

女儿:“爸爸,为什么火车会跑鸟儿会飞?”

老爸:“因为它们啊……”

女儿:“爸爸好厉害,爸爸什么都懂。”

老爸:“嘻嘻~”

董振锋和她的多才多艺的女儿

投身海外的青年们与亲人们聚少离多,他们所处的情境更多的是“生明月、共此时”,但是在外打拼时有多硬朗的侠骨,对待子女们就有多脉脉的柔肠。

爱国奋斗

我们将笙磬同音

在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所在国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国铁建“海外优先”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铁建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无论身处海内外,在青年奋斗的信念中,都有一面国旗,它是我们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在。

新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海外青年不忘初心担使命,站位思想高起点,迸发无穷精神动力,坚信人生拼出来、干出来,在搏击中闪光,在追梦中奋斗。

曙光

(海外青年摄于海外某机场,这是他们最多的日常)

审核

闫国良责编

马凤军(上海院)编辑

徐新、袁隽(铁四院)出品

团聚铁建新媒体工作室(五)

更多铁建青年视频作品









































钙泊三醇软膏
钙泊三醇软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adezzz.com/kltl/4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