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主编(我的朋友圈经常分享职称、论文以及各省市相关政策及常识)
今天下午3时,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即将闭幕,
全国两会将正式落帷。
今年两会期间,
职工关心的
收入、晋升、休假、保障等问题
各界代表、委员发声了??
一起来看看~
关于收入
合理分配收益
实现各类职工工资水平协调增长
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的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议:
■将劳动要素参与分红、高技能人才待遇、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等纳入工资集体协商范围,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合理分配收益,实现各类职工工资水平的协调增长。
■健全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扩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范围。
■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低收入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推动城市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使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建立技能导向薪酬体系
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工匠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杨杰建议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增加财政投入、推出税收优惠、发布工资指导线和企业薪酬指导价位信息等方式,引导企业建立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企业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水平。
讨论起技能人才的短缺,杨杰直指问题核心——待遇低。“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只针对管理岗位搭建了完备的薪酬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技术工人序列的薪酬体系。”
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龄津贴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当提高教师教龄津贴。依据社会整体物价水平或教师基本工资数额,建立按比例协调联动的办法,规定合适的百分比,与其他津贴、补贴同增长。
据悉,我国于年出台《关于教师津贴的若干规定》,开始对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发放教龄津贴。《规定》明确,教龄津贴标准为:教龄满5年不满10年的,每月3元;满10年不满15年的,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的,每月7元;满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
关于晋升
打破产业工人成长“天花板”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原书记陈荣书建议,改革现行的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行政管理人员横向交流与纵向晋升,打通职业生涯发展“双通道”,促进职工成长成才。
陈荣书委员提出,要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将工程技术领域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贯通的经验做法,尽快推广到各行业、各领域,建立起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两种通道相互衔接、相互转换的管理机制。
每两年评选一次大国工匠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晓峰建议,每两年推荐评选一批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拥有绝招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授予“大国工匠”荣誉。要把大国工匠和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结合起来,形成高技能人才梯次结构。建立大国工匠队伍的高端技能人才库,努力推进大国工匠待遇的提高,增加收入报酬,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发展上受重用,增强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