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财会瞭望哨第篇推文”
仅用于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ManchirajuH.,V.PandeyandK.R.Subramanyam,,“ShareholderLitigationandConservativeAccounting:EvidencefromUniversalDemandLaws”,TheAccountingReview,96(2):-.
内容提要:股东诉讼和稳健的会计政策都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约束经理人行为的重要手段,且公司外部法律环境变化可能影响会计稳健性(Watts,)。已有文献探讨了外部法律环境变化对公司信息披露和盈余管理等会计行为的影响,但尚未有实证研究探讨法律诉讼和会计稳健性的关系。本文以UD法案颁布实施为政策冲击,使用美国-年期间个处理组上市公司数据和个控制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UD法案出台后公司会计稳健性提高了,且这一提高效果在有增发需求的公司、“有效监督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的公司以及内部治理较好的公司更为显著。而会计目标激进、事前诉讼风险较高、内部治理较差的公司会计稳健性显著降低了。本文结果表明,法律环境与会计稳健性的交互作用是复杂的,且受到公司特征差异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有关UD法实施的经济后果的文献,亦补充了会计稳健性研究领域存在的空白。
研究动机股东诉讼和会计稳健性都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股东诉讼是导致会计稳健性的重要因素(Watts,),二者之间可能呈现的互补或替代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究。近期文献探究了诉讼与会计欺诈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Hopkins;Huang,Roychowdhury,andSletten),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股东诉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这一领域尚存在研究空缺。
理论框架(一)UD法与会计稳健性
法律能够通过金钱或非金钱的处罚方式来约束经理人,因此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外部机制(Romano;LaPortaetal.;Chengetal.)。已有证据表明,股东衍生诉讼有效提高了公司管理效率(Ferrisetal.;Erickson)。然而,UD法的颁布使股东更难发起衍生诉讼,法律威慑的降低使管理层更可能从事机会主义行为,这些违规行为可能体现在公司财务决策上,比如进行低质量的信息披露和采取更激进的会计政策。基于此,本文认为UD法案的颁布实施可能降低公司的会计稳健性。
与之相反的是,在外部法律约束降低后,股东往往不会默许管理层机会主义造成的代理成本,因此会寻求其他形式的公司治理机制。会计稳健性是股东监督和约束管理层、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手段(Basu),与诉讼法律呈替代关系。部分管理层为了满足股东对于公司治理的需求,会提高公司自身的会计稳健性,采用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以此来弥补法律约束下降导致的治理缺失。基于此,本文认为UD法案颁布实施后,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可能提高。
最后,UD法的实施可能并不会影响公司会计稳健性。首先,除了衍生诉讼外,股东还可以通过集体诉讼维权,UD法的颁布并不会影响集体诉讼。其次,除了诉讼外,股东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约束管理层,比如抛售股票。最后,一些法律专家认为衍生诉讼多为草率和不必要的,因此这些诉讼或许并不能给公司带来经济层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能明确UD法案的颁布实施对于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效果,因此本文提出无方向性假设H1:
H1:UD法案的颁布实施对公司会计稳健性无影响。
(二)横截面分析
在原假设的基础上,本文认为UD法案的通过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根据不同的公司特征分情况进行讨论。因此,本文从(1)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2)管理层实施激进会计政策的动机;(3)公司治理;(4)法律风险等四个方面对H1进行了横截面分析。
1.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
本文假定当股东的地位更加强势以及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更强烈时,UD法案实施后此类公司样本的会计稳健性会显著提高。本文列举了两种情形对这一假设进行检验:第一,公司预期进行增发配股时,UD法通过后会计稳健性的提高效果更明显。当企业有股权再融资需求时,为了更方便地融资,管理层会尽可能满足股东对于内部治理的要求,有动机提高会计稳健性。第二,本文认为股东更有意愿且更有能力进行监督时,会计稳健性的提高效果更明显。已有文献表明,机构投资者更有动机监督管理者,尤其是更加严格的“监督型机构投资者”,因此当此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时,管理层更可能提高会计稳健性。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2a和H2b:
H2a:近期有股票发行需求的公司在UD法实施后更可能提高会计稳健性。
H2b:“监督型机构投资者”占比更高的公司在UD法实施后更可能提高会计稳健性。
2.管理层实施激进会计政策的动机
本文检验了管理层实施激进会计政策的动机——尤其是增加短期盈利的动机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第一,需要达到预期盈余的公司更有可能实施激进的会计政策,本文假定这类公司在UD法实施后会计稳健性降低;第二,文献表明管理层有充足动机利用内部交易获取丰厚利润,而内部交易通常被视为异常行为,因此本文预期这类公司在UD法实施后会计稳健性降低;第三,前人文献表明,债务契约是督促公司实行稳健会计政策的因素,但是债务契约对一些公司来说却是一种限制和约束,因此本文预期那些更有可能违反债务契约的公司在UD法实施后会计稳健性有所降低。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H3:
H3:需要达到盈利预期的公司、内部交易更多的公司以及更有可能违反债务契约的公司在UD法颁布后会计稳健性下降。
3.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也是影响本文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Roychowdhury()认为稳健的会计政策也是良好内部治理的体现,二者呈现相互补充的作用。可以预期,当外部法律约束降低时,治理水平较好企业的管理者会提高会计稳健性来迎合股东的监督需求,而治理水平较差的企业会利用这一契机降低会计稳健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4:
H4: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企业在UD法颁布后不会提高会计稳健性。
4.事前法律风险
考虑到UD法提高了股东发起衍生诉讼的门槛,本文预期事先面临更高法律风险的企业在UD法颁布后更有可能降低会计稳健性,这也是证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有力证据。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5:
H5:事先面临更高衍生诉讼风险的企业在UD法实施后更有可能降低会计稳健性。
文献与贡献(一)相关文献
1.股东衍生诉讼、UD法案与会计稳健性
股东衍生诉讼(Derivativesuit)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管理层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所获得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制度。已有文献表明,法律诉讼是股东降低代理成本、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的重要治理机制(Ferris,Jandik,Lawless,andMakhija;Cheng,Huang,Li,andLobo;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andVishny)。严格的法律约束是督促公司实施稳健会计政策的因素,而外部法律环境与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治理方面又相互补充(Watts)。UD法的颁布提高了股东发起衍生诉讼的门槛。已有大量文献探究了UD法实施带来的经济后果。部分学者认为UD法实施具有许多消极影响,比如更差的公司业绩(Appel)、更低的投资效率(Li,Monroe,andCoulton)、更高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成本(NiandYin;Houston,Lin,andXie)。相反,也有部分学者发现UD法案实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后果。比如Lin,LiuandManso()发现该法案实施之后公司研发支出显著增加;ChuandZhao()发现企业的并购效率变得更高了;Bourveau,Lou,andWang()发现UD法案颁布后公司进行了更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等。
(二)研究贡献
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做出了以下几点研究贡献:
第一,前人文献重点探究了法律环境如何影响公司信息披露以及盈余管理(Hopkins;Huang,Roychowdhury,andSletten),本文是首次采用实证方法验证法律环境如何影响会计稳健性的文献,且以UD法案颁布这一事件为外生冲击,使用DID设计可以得到有效的因果推断结果。
第二,与Watts()不同,本文认为法律环境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是复杂的,具体作用效果因公司特征不同而不同。本文认为,法律环境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会受到管理层动机、公司治理和事前法律风险的影响,进一步补充了前人文献。
研究设计(一)样本
本文主要财务数据和股票回报数据来源于Compustat和CRSP数据库。公司历史归属地的数据来源于BillMcDonald’swebsite,为了防止错分处理组和控制组,本文剔除了样本期间地址缺失的数据以及地址发生州际变更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剔除金融上市公司和公共事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剔除主要变量有缺失的数据,剔除总资产小于万以及股价低于1美元的上市公司。最终获得美国-年期间个处理组公司-年度数据和个控制组公司-年度数据。
(二)变量
1.被解释变量
EARNit: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公司利润除以年初权益总市值
2.解释变量
RETit:公司十二个月的持有到期收益率
DRit:虚拟变量,如果公司当年RETit为负则取1,否则取0
TREATi:虚拟变量,处理组(所在州实施UD法案的公司)取1,否则取0
POSTit:虚拟变量,处理组以及与之匹配的处理组公司在UD法案实施当年及之后年份取1,否则取0
(三)模型
模型(1)为Basu()模型,其中系数β3衡量会计稳健性;本文模型(2)结合了DID实验设计,检验本文假设,其中系数β15为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