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资料青海师范大学附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bdf/

校训:

勤学修德

为人师表

创立时间:

体育类学校报考资料

收藏

全国体育院校类报考资料

师范类学校报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洛阳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合肥师范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年全年复习课程详情

全国首家

全年复习资料免费赠送

全年复习计划及攻略

全年复习计划及攻略

点击文末最后阅读原文查看暑期班课程

学校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建于年。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已成为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教师教育、高原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国家级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全国汉语言水平测试(HSK)主考单位、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单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入选单位、教育部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青海省主节点院校、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CALIS青海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学校设成人教育学院(职业学院)、民族师范学院2个副厅级建制二级学院,共设18个二级学院。建有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盐湖学院、班禅研究院、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藏文信息研究中心等24个研究机构(智库)和3所附属中学。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7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现有在校学生余人,现有教职工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学科团队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6人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1人入选青海省优秀专家,10人入选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6人入选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才计划,5人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计划领军人才项目,22人和1个科研团队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培养人才(团队)项目,4个教学科研团队5次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学校已培养10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为青海省和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包括2项国家“”项目,3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计算机键盘和输入编码方法研究》、《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分获年、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高科技项目“汉藏科技机器翻译系统”填补国内空白。“玛钦藏文平台、字库以及藏汉英电子词典”项目获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使我国继续保持在世界藏文信息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祁连山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科技支撑计划。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遗迹研究成果被世界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选用并作封面报道。

学校高原体育运动教育训练特色突出,高水平运动队频传佳绩。学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18次获得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冠军和3次CUBA亚军,获得1次全国大学生超级联赛冠军和2次亚军,获得1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亚军和2次季军,并夺得年世界大学生篮球运动会冠军和年世界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季军。高水平田径队继李春秀夺得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铜牌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切阳什姐和尹顺金分别在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银牌和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赛金牌,实现了青海省体育事业的巨大突破。

目前,学校有城西校区和城北校区两个校区。城北校区于年10月落成并投入使用,规划面积亩,各项建设总投资20亿元,是体现学科专业特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各项设施西部一流的新型大学校园。

学校现与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美国普渡大学、韩国国立顺天大学、马来西亚伊德里斯教育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先后获得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军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优秀集体”、“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国家体育锻炼达标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青海省模范集体”、“省级精神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办学理念,以“勤学修德、为人师表”为校训,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为建设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院校简介

体育学院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在原体育系(始建于年)的基础上于年设立的二级学院,是青海省最早实施本科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院系。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三个本科专业,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三个硕士授权类别。同时,体育学院承担全校公共体育课、军事理论课教学以及全校新生军事训练工作,负责学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和高水平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及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运动竞赛、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青海省内一流、在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现有田径教研室、体操与武术教研室、球类教研室、理论教研室、公修体育教研室、军事体育教研室等六个教研室,有高原体育科学研究所、高水平训练中心、青海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三个业务机构。学院是青海省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是青海省青少年足球和篮球培训基地、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是青海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师资培训基地、青海省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基地。

学院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讲师12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3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2人,硕士24人。

办学过程中,体育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学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累计培养余名本科毕业生,名研究生,毕业生遍布省内外,部分学生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和骨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学院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重要任务,认真开展公共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大学生运动竞赛,为全体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运动资源,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学院始终大力支持体育科学研究。先后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3项,在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3项;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完成教育部规划办项目3项;完成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3项,承担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完成中国体育科学协会科研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教师共发表论文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6部。

学院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学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高水平田径队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切阳什姐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竞走银牌,尹顺金在第十二届全运会获得男子马拉松金牌。高水平女篮连续17次获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冠军、3次总决赛亚军,年获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大学生女子篮球赛第三名。学校在摔跤、跆拳道、健美操等项目全国比赛中也获得了一系列好成绩。我院学生田间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中获80kg级金牌,年科特迪瓦阿比让跆拳道世界杯比赛中获得冠军。

学院积极参与体育社会服务工作,多年来,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体育局积极合作,承担教育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测试复核、青海省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青海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青海省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青海省国培项目—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二级裁判员培训等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长期建设,学院拥有较为齐全和先进的教学训练设施。体育场和体育馆占地总面积为平方米,总投资约8万元,建有1座大型体育馆(内含篮球馆、综合馆、乒乓球馆)、5个综合训练馆(摔跤馆、体操馆、武术馆、形体训练馆、健身馆)、1个室内跑廊。有两块标准田径场、两块足球场、2块5人制足球场、20块室外篮球场、9块室外排球场、5块室外网球场、1块攀岩场地。

在未来的发展中,体育学院将秉承“以本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拼搏进取,奋发图强,依托学校的大力支持,努力把体育学院建设成为师范特色鲜明,集教学、科研、训练、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学院。

录取情况

录取最低分数及录取人数

招生简章

青海师范大学年招生简章

一、专业介绍

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专项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修业年限:本科四年制

3.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1.符合国家年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

2.具备我校招生项目之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

3.依据所获运动等级项目报考我校相应的招生项目,不能跨项报考。

4.考生运动等级证书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及“体教联盟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信息数据为准。

5.年报名考生的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9年7月1日至年2月28日。

三、招生计划

运动训练本科专业招生50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招生10名。

四、专业项目设置及名额分配

1.专业项目设置以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联合印发的《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科字()号]中的项目为准。

2.运动训练专业:田径8名、篮球14名(男:7、女:7)、足球10名、排球5名、跆拳道4名、摔跤4名、柔道3名、乒乓球2名。

3.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4名、散打3名、中国式摔跤3名。

五、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年3月1日—年3月15日。

2.报名方法:登录“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adezzz.com/klgf/5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