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会计论文的基本结构会计论文属于议论文,其基本结构一般包
括三部分:论题、论证和结论。
1.论题:指论文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
2.论证:即论述并证明。
,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推理形式。
3.结论:即结束语,对文章所下的最后判断。其主要作用是:(1)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2)展望未来,增强信心。(3)抒发感情
,增强感染力。
★(二)会计论文组成部分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名称(题目)会计论文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来反
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尽可能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
写省略词、字符、代号、符号和公式等。论文标题一般不超过30个
字。
2.作者姓名和单位论文的署名包括: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
方案的人员、直接参与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员、
参加撰写论文的人员。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联合完成的论
文,应根据每个人员的贡献大小或根据约定排列名次。
3.论文摘要摘要即摘录要点,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提示论文
的主要观点、见解、论据或概括地简单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文
字要简明、确切。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以~字为宜,重要的学
术论文不超过字数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指用来表达论文全文主题内容信息
的单词或术语,供资料查询之用。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
词语。
5.提纲提纲是指会计论文内容的要点。
6.引言(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和导论)引言是论
文的起始部分。内容复杂篇幅长的论文,称“绪论”、“序论”,要求讲
清写作此文的动机,它的内容、意义、欲达之目的。主要是用来简
要说明研究问题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阐明全文的主要观点
(文章论点),借鉴会计领域中前辈及他人的研究情况、知识布局
和理论基础,提出作者本人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
设想以及研究方法,达到的预期成果和现实意义等。如果是调查报
告还可以交代背景,说明调查方法。这部分内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
用,意在概括与领起全文,但文字以“少而精”为宜。在正文里,不用
写“前言”二字,一般写1个段落,也有写2个、3个甚至4个段落的。
写完后,在转入本论时,中间最好空1行。
7.正文正文是会计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功
能就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正文的内容就是深入分析文章引言
提出的问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证,揭示
出会计领域客观事物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正文撰写的
内容反映出文章的逻辑思维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论文的可理
解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正文撰写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
备充分、思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正文撰写时采用的
层次结构方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直线推论方式。由文章中心论点出发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由一
点进行到另一点的逻辑推演,呈现出直线式的逻辑深入。
2.并列分论方式。把从属于基本论题的若干个下位论点并列起来,
分别进行论述。
3.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相结合的方式。即直线分论中包含并列分
论,而并列分论下又有直线推论,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会计论文
的正文部分通常采用第三种方式(即直线推论与并列推论相结合的
方式)的结构层次。
8.结束语结尾部分,文止而言尽,要照应开头,要体现全文的整体
性。全文浑然一体,首尾呼应,既可以给人一种结构上完整的感觉,
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结尾分总结
式结尾、说明式结尾、号召式结尾等三种。“结语”、“结束语”等字
眼,在正文里不必写出,视论文体裁和内容而定,照应开头的,应是
一个独立部分,应与上段之间空一行;若是上部分行文言尽而止的,
则不用空一行,等于言尽即止,没有全文结束部分。
9.致谢语致谢语可以作为“脚注”放在文章首页的最下面,也可以放
在文章的最后。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1.列举参考文献的作用
(1)是尊重原作者,避免掠人之美的嫌疑,同时也表明作者治学态
度严谨。
(2)文中引文若有差错时便于及时查对。
(3)使指导教师能清楚地了解作者对问题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4)反映了作者为撰写论文而进行阅读的材料的范围和水平。
(5)有利于研究相同或相近题目的读者从参考文献(资料)中了解
情况或受到启发。
(6)便于在毕业论文答辩时进行审阅和评定成绩。
2.列举参考文献(资料)的具体要求
(1)按毕业论文参考或引证文章和资料的先后顺序排列。
(2)列举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为正式出版物(包括书籍、报纸、杂志
等)。
(3)要标明序号、作者(编者、译者)姓名、书名或报纸杂志中的篇
名、出版单位(或报纸、杂志名),出版时间(杂志期数、报纸版
数)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