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届同学看的考研经验帖从今天开始正式推出!
这一组都是北京大学“数院43金融硕士”的经验帖。
两份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份洋洋洒洒长达万言,另一份则简到了极致。
请大家欣赏。
原标题:北京大学数院43金融硕士一战48分经验帖作者:Z同学
年3月22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拨出了那个决定命运的电话,得知复试通过后长舒了一口气。就像做了一个不愿醒来的梦,备考的那无数个日日夜夜仿佛还在昨天,有过怀疑,有过犹豫,有过彷徨,也曾想过要放弃,但还是感谢无比那个坚持到最后一刻的自己,感谢理解了我的父母,感谢愿意为我一个人考研而调整作息时间的舍友,感谢并肩作战的研友,感谢所有在这段旅途中向我伸出过援助之手的人。
个人情况说明
本人来自帝都某理工类2,会计学专业,在统计、编程、金融方面基本零基础,数学只学过数三那点基础内容。一战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金融硕士,初试成绩48分,排名第二,政治74分,英语76分,数学三42分,金融学综合26分,初复试综合排名据说也是第二。
说实话,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是预料之外。前三科考完没什么感觉,当我在专业课考场上发现统计部分30多分不会的时候,那一瞬间真是两眼一黑,觉得自己一年的努力要白费了,肾上腺素急剧升高,深吸一口气做完金数部分,还最后剩50分钟,无论怎么尝试还是写不出来那30多分,只能硬着头皮强行写满,自觉可能无法及格,感觉心灰意冷。所以当我看到自己专业课居然有26分的时候真的是惊!呆!了!感谢老师高抬贵手。
考研初期我也浏览了大量前辈的经验帖,尤其是叶学长的经验帖让我获益匪浅,所以我也希望能够尽绵薄之力帮助所有追逐梦想的人~
选择篇
选择考研,最大的理由恐怕就是想弥补高考失败的遗憾了吧,或许我在内心深处觉得一场考试的失败只能用另一场考试的成功来弥补;同时,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我意识到自己大概是那种擅长考试但不擅长交流的人,每次期末考试分还不错,但因为上课从不回答问题,也不展示自己,更不喜欢做报告,平时分很低(经管特色)。虽然本科成绩排名大概只在30%~40%之间,但我莫名自信的认为:如果只是比考试的话我一定不会输给任何人。于是便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考研的不归路。
.会计or金融?
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我一开始也是准备考会计专硕的,寒假一边学车一边把新东方绿皮来回背了三遍。后来进一步了解到会计专硕的数学实在太简单了,连高数都不考,实在发挥不出我的数学优势。而且经过本科的学习,我确实感觉会计专业没什么意思(会计小伙伴别打我),选择会计专业之前我以为会计天天和数字打交道,会用到许多数学知识。结果发现好像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就像学了个文科专业,于是一怒之下就选择考金融硕士。
2.复旦or北大?
决定考金融后,由于人大,两财一贸不考数三,再加上金融行业传闻之中的清北复交门槛,我一开始就把目光集中于清北复交之上(迷之自信哈哈)。上交水比较深,偏爱C9,排除。道口我很喜欢,但才扩招50人,分数线大降,我觉得明年肯定报名人数大增,心里想着总不能还扩招吧(分分钟被打脸),排除。北大信息太少(那时候还没看到叶学长的经验帖),排除。复旦经院据说复试不刷人,正适合我这样本科不算很好但擅长考试的人,于是在3月份脑袋一热就开始准备复旦。每天两小时专业课,两小时英语,7小时数学学到4月底,专业课看完了公司理财和投资学,数学全书刷了两遍,越做越顺手,有时候甚至想要是专业课也是数学该多好。后来,我惊讶地发现复旦经院居然开始刷人了,并且由于以前复试不刷人,二战三战一大堆,报名人数+,分数线,并且专业课很多我不喜欢的论述和简答,有些望而生畏。就在此时,我发现了学长的北大数院43经验帖,了解到数院每年报名人数较少(大概都在00以内),最重要的是专业课基本都与数学相关,看了往年真题之后更是惊喜地发现全是计算大题,很难压分,正合我意。虽然参考教材和真题好像很难的样子,但只要是数学再难我也不怕,于是纠结许久后毅然转向数院金融,然后每天学专业课的数学知识学得非(huai)常(yi)开(rn)心(shng),并凭借着对数学的喜爱坚持到最后。
心态篇高考时因为心态原因,连续失眠,最终失败。这使我意识到,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考研那段压力巨大的日子里,学校的必修课,无法逃避的期末考试,同龄人收到的保研、出国、工作offr,都可能会让你心态失衡。这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找到一个能在精疲力尽的时候让自己振作的目标(比如我喜欢数学,所以想到最好最高端的数学学院学习)。因为高考的心理阴影,我自认为心理素质很差,即使他人一句并无恶意的议论也可能影响自己的心态。所以在初试之前,我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要考北大(个别考研路上认识的小伙伴除外),但幸运的是即便我什么都没说,依然能得到父母的理解,舍友也愿意每天点熄灯,这让我非常感激。
对压力的处理也至关重要,考研战线较长,尤其是考清北复交,往往会持续备考0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中间偶尔会陷入绝望、崩溃的情绪。就我个人而言,经常是白天学数学的时候非常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上;晚上躺在床上就开始怀疑自己,北大是不是一个太过不切实际的选择,我这样的人也能够憧憬北大吗?但是回过头来再看,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怀疑自己,对于考数学的专业,我认为只要数学足够好,英语不太差,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高三8,9分的努力,就足以过任何学校任何专业的初试。此外,在压力大到无法学习时(我大概一个多月会出现一次),最好能有自己的一套减压方法,如看视频、运动、听音乐,做自己最喜欢爱好,不用有太多负罪感,但也不要把放松当成偷懒的借口,把握其中的度。
作息时间3月——5月
7:00起床
7:30-:30数学
:30-4:00午饭+午休
4:00-7:30数学
7:30-8:00晚饭
8:00-20:00英语
20:00-22:00专业课
6月
期末考+实习,每天晚上看看专业课
7月
7:00起床
7:30-:30数学
:30-4:00午饭+午休
4:00-6:00英语
6:00-7:30数学
7:30-8:00晚饭
8:00-22:00专业课
8月-2月
7:00起床
7:30-8:00英语单词、作文或政治背诵
8:00-:30数学
:30-4:00午饭+午休
4:00-6:00英语
6:00-7:30政治
7:30-8:00晚饭
8:00-22:00专业课
22:00-23:00机动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都不是固定的,可以随自己的习惯调整,比如我经常用数学和专业课挤压英语政治的学习时间。
工具篇考研期间我每天把手机扔在寝室,我觉得有时候人不能太相信自己的自制力。每天带一个Pad出门,卸载所有娱乐、通讯APP,推荐Nplayr播放器,可以调整视频播放速度。不推荐辅导班,某宝上有便宜的网课。关于网课的使用,任何网课都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听网课学习效率一定不可能比你自学要高,所以一定不要在自习室能学习的时候看网课(给自己一种正在努力学的错觉?),我个人习惯在走路、吃饭、睡前听(看)网课,在自习室就把全部时间用来看书做题。计算器推荐卡西欧FX-99CN-X,网上销量最高的科学计算器,亲测可带入北大专业课考场,我用的很顺手,至于更高端的金融计算器我就没试过了。
各科经验一、政治
本人政治74分,估计选择题42分+主观题32分。
推荐资料:
肖秀荣所有资料、模拟题
风中劲草
徐涛20天20题
米鹏三套卷
蒋中挺五套卷
某宝的政治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