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唐菡,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级会计学本科生,曾获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二等奖、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三等奖,荣获北京工业大学“五四优秀团员”称号。
进入大学前,作为理科生的唐菡因为兴趣选择了偏文科的会计学专业就读。在北京工业大学就读的三年,唐菡以学业为重,兼顾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用实力成就多面精彩,力求让自己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如今,她连续三年排名班级第一、专业第一,前三年加权平均分94.5分。位列学院年级第一名的唐菡已成功保研到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攻读会计硕士学位。
初入大学,唐菡很注重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活。刚入学不久,唐菡就计划毕业后读研深造。在她看来,读硕士研究生是让自己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
为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唐菡狠抓学业。大一期间,唐菡完成了会计学专业学习从零到入门的基础进阶。从大二开始,唐菡开始思考考研和保研哪个更适合自己。勤奋刻苦是她的优势,但唐菡却不想仅做一个“书呆子”,她开始积极探索新领域。在专业学习之余,唐菡申请加入学校杰出学子“雏鹰计划”。杰出学子“雏鹰计划”是北京工业大学为帮助本科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科研工作所专设的项目。
“我加入‘雏鹰计划’时还在上大二。一起做项目的同学是学校的研究生。当时我与他们的差距很大。开始时,我什么都不懂,连文献检索工具都不会使用,也不好意思问老师。每次就和同学一起找学长请教。记得那时,我和同学每次去请教都要花一上午的时间。学长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如何进行数据统计,怎样做回归,要看哪些书籍。”唐菡坦言,参与杰出学子“雏鹰计划”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唐菡和同学自学了数据分析方法,并合作申报了星火基金重点项目——《技术准备度对智能手机最佳上市时机的影响研究》,全面负责立项定题、问卷发放工作。
在撰写《消费者智能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这篇论文时,唐菡和同学改了二十多稿。最终,这篇论文在《中国商论》杂志发表。
这段科研经历让唐菡获得了科研和生活的双提升,也让她在积累扎实理论背景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视野。唐菡非常感激学校提供的平台,让她能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对解决科研问题有更好的认识。
进入大三,唐菡对于读研的规划更为细致。综合考虑后,她决定通过推免的形式就读硕士研究生。在大三寒假,唐菡开始着手准备推免考试。整个假期,唐菡摒弃了娱乐活动,开始准备会计学四大科目。对于本科专业没有学到的审计课程,她就上网查阅资料自学。
寒假过后,推免考试拉开了序幕。从4月到6月,唐菡和别的推免生一样开始了漫长的申请过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学生,外校接收推免生的名额有限,申请人数较多。唐菡投递了几所学校,却没收到一所学校的考试通知。在一轮又一轮漫长又煎熬的投递过程中,唐菡有些沮丧。
“我当时做了很多推免方面的准备,包括专业知识、面试等,但就是没有学校愿意给我机会。我只能不断安慰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按部就班地学习,写思考心得,照旧进行推免申请。我从本科开始就最想去中央财经大学读研,很怕自己与中财推免失之交臂。受疫情影响,中财推免工作开始得相对较晚,我最终还是等到了中财的推免机会。”回想推免前期被拒的过程,唐菡表示自己当时非常煎熬。
受疫情影响,中财将夏令营推免工作由线下改为线上。线上考试流程繁琐又复杂,中财对会计学专业的要求较高。在3个小时的线上考试中,唐菡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七月的酷暑天,房间里又闷又热,唐菡感觉中暑了一般。她努力让自己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投入答题中。考试结束后,她内心又激动又疲累又快乐,感觉自己长久的付出终于在梦想院校提供的平台上得到了展示。
在三年多的大学生活里,唐菡不愿局限于单面的探索。但无论在哪个领域,她都始终秉持百分百努力的态度。
三年来,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唐菡共计参与星火基金科研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参与导师课题2项,在期刊发表论文1篇。科研成果曾获“鼎新杯”创新大赛校级三等奖。每一次科研经历对于唐菡而言都是自我挑战、自我磨练的过程。
唐菡还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本科期间,她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奖项8项,校级奖项若干。大三那年,她作为队长参加了经管学院代表性科技竞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经历了初赛、复赛、半决赛、准决赛、总决赛,最终获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全国一等奖、全国季军。与此同时,唐菡还获得了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二等奖、企业模拟竞争大赛全国三等奖。
在课堂之外,唐菡热衷于参与创业大赛。她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在团队中发挥财务专员的作用。作为团队唯一的财务专员,唐菡承担起了创业团队财务分析的工作,根据创业团队所选择的校园文创领域创业计划,她根据文创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制作创业团队的预测和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在参与创业的过程中,唐菡不断打磨、不断完善。每次在提交计划书之前,她都会在工作室一改一通宵。
最终,唐菡参与的创业团队取得了“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
进入大学后,唐菡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学生组织中,总能看到唐菡的身影。自大一入学,她曾先后担任北京工业大学校科协副主席、未来会计师协会副社长、经管学院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党员先锋社干事、经管学院学生会干事等多个职位。
作为校级学生组织副主席,她曾统筹规划“鼎新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百科知识竞赛等大型校级科技竞赛20余场,前后对接位评委老师、管理近名学生参与者,多次处理比赛突发状况、维持赛场秩序,累计工作时长小时。
作为未来会计师协会副社长,她参与举办学科期末串讲、专业竞赛交流会,为新生提供课程材料,累计工作时长小时。作为经管学院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她参与举办经管学院大型招聘会2次、企业宣讲会数次,累计对接企业人力资源近50位,完成多篇推送撰写任务。此外,她还曾服务于校级党史知识竞赛决赛、经管学院党史知识竞赛选拔赛、经管学院篮球赛等多项学生活动。“服务校园”是唐菡加入学生组织的初心,也是她坚持了三年的使命。
在疫情期间,唐菡还积极报名参加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从3月到6月,整整3个月的时间里,唐菡每天都要给外省回小区的人员做登记、消毒、测体温。虽然佩戴了口罩和手套等防疫物资,但在登记的过程中,志愿者不可避免会和他们有一些身体接触。面对未知的感染风险,唐菡起初有一些害怕,担心传染给自己,传染给家人。但当她看到社区60多岁的党员奶奶也在守护社区的安全,这种舍身的精神让她体会到身为党员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也支撑她一直坚守在社区志愿的岗位上。
三年来,唐菡累计参加10余项大小志愿活动,志愿时长上百小时。无数的辛苦和汗水背后,幸而“一切都没有辜负”。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核:邱乾谋
文字实习编辑:岳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