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缓解物流与供应链行业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匹配的矛盾,中物联人力资源专委会联合百余家全国各地的优秀物流企业、制造业企业、信息科技企业、优秀本科院校、国省重点高职类院校等共同打造“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计划”。本系列专栏作为“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主要用于介绍中物联人资委优秀会员单位在推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与成果,希望可以借此促进院校、企业间的了解与沟通,进一步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前行的步伐。《物流与供应链人才战略培养计划》专栏·第篇
CFLP-HR
上海科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文摘要: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多年来致力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与顺丰、怡亚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同开展高质量人才教育,践行产教融合。1学校简介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年10月创建于长春,时名为吉林省工业专科学校。学校是国家公办、教育部备案、隶属吉林省教育厅管辖的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是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适应吉林省产业需求,依据产业链、岗位群组建专业群10个,其中国家示范专业4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省示范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品牌专业群3个,省高水平立项建设专业群12个,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9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精品课13门,省优秀课23门,吉林省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吉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制定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1个;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3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获评“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4部。学校2年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并成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年被评为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年学校获得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年度全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获评了首届吉林省创新人才强品牌服务单位。年被公示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经管与艺术学院现囊括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11个专业,现有国家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1门,吉林省精品课1门,吉林省优秀课3门。年成为第一批物流管理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核站点,、年连续两年共计人参加物流管理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学生平均通过率为90.48%。2教学名师一、郑晓青中共党员,教授,管理学硕士,现任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院长,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技术与教育》编委,学院第二届“教学名师”,吉林市劳动模范,吉林市社会科学界经济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吉林省精品课程负责人,年吉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年吉林省优秀教师,年吉林省师德标兵,年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带头人,年吉林市第十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金融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商科人才培养专家库(第一批)专家。年全国物流行职委第一届“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作为分院负责人,一直致力于开展专业建设,分院专业数量从最初的3个增加到12个。借助校企融合,升级改造老专业,申报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专业,供应链新商科专业群为吉林省示范校建设项目之一;为年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数字供应链专业群带头人。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成立文创协同创新中心,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筹建成立“吉林省职业院校供应链运营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开展供应链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对学生因材施教,带领分院教师从年开始以物流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市场营销、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为试点,开展课程改革工作。经过三轮的建设,4个专业总计13门课程的13本教材已全部建设完成;分院12个专业完成专业标准制定12个,课程标准个,项目操作标准83个,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12个,顶岗实习标准12个。改革教学方法,实施适合学生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学院年承办“现代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上做发言,有效地推进了课改工作。年该同志参与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职课程改革实践探索”项目,荣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疫情期间,带领12个专业的教学团队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智慧职教网络等教学平台自建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其中文档资源个、音视频资源个、测试题个,保证了线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疫情期间以“企业会计实务”课程为例,撰写“抓实抓细抓落地,有情有爱有温暖”教学案例。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吉林省高职技能大赛中获奖;制作微课作品荣获吉林省微课大赛三等奖,制作视频作品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吉林省分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赛项优秀裁判员。近年来先后发表核心论文5篇,省级论文28篇;公开出版主编、主审教材5部。主持完成省教科研课题研究9项,参与省教科研课题研究12项。荣获吉林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学院第二届“教学名师”称号,吉林市劳动模范称号。二、崔媛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现任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带头人,从事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12年。先后承担《仓储作业与管理》、《配送中心管理》、《采购管理》、《物流沙盘模拟训练》、《物流典型岗位实践》等课程教学工作;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主要参与完成省级课题5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3项,参与在研省级课题3项;近年来先后发表核心论文2篇,省级论文13篇,主持和参与编写教材3部;主持建设“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仓储作业与管理“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获得年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称号;年带领专业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分批次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师资培训获取培训师和考评员资格,组织建设第一批物流管理1+X考核站点,打造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为学生量身定制全日制集中培训方案,、年连续两年组织物流、航空物流、民航运输等专业共计名学生顺利完成物流管理“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97名学生考试合格,两次考试平均通过率为90.48%;年起连续9年指导学生参加吉林省物流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5次,三等奖4次;年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学院第一批课程改革专业开展课程改革,组织建设《仓储作业与管理》、《运输配送作业与管理》、《物流综合作业与管理》三门理实一体课改课程,并积极建设配套校本教材、教学资源和学习网站,经过多轮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良好,在学院课程改革评审中,2门课程评为优秀,1门课程评为良好;近年来获得学院“三育人”、年度考核优秀、优秀班主任等称号。三、王雪中共党员,副教授,年6月获得长春工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学历、管理学学位、年3月获得东北电力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参加工作17年,从参加工作以来,承担了《物流综合作业与管理》、《运输配送作业与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9项,其中2项为主持人,分别是省职成处课题“运输配送作业与管理课程理实一体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市社科联课题“吉林市低碳化建设问题研究”;作为独撰作者发表了20余篇论文,其中2篇为中文核心,分别是“校企合作梯次培养机制的研究”和“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创新”;主编及参编《物流综合作业与管理》、《运输配送作业与管理》等7部教材;参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索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参与运输配送作业与管理、物流综合作业与管理2门课程改革,并编写了2门课程的相关教材及课程教学资源;在年吉林省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大赛中获得个人三等奖;所负责的《市场营销》和参与的《物流综合作业与管理》2门课程被评为年吉林省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发课程。另外,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考取了人力资源师和会计从业资格2个职业资格证书。3产教融合方面荣誉成果与未来展望
年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与吉林省顺丰速递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冠名班”,按照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双方通过多种形式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实习实训培养等,为顺丰储备高技能物流人才。目前已向全国各地的顺丰速递有限公司输送专业人才50余人,部分学生已走向管理岗位,成为顺丰速递有限公司的中流砥柱。年我院郑晓青院长等人参加怡亚通教育供应链内涵专业建设推介会,校企双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题,就供应链内涵专业建设做了重要探讨,并对校企合作共建怡亚通供应链商学院与怡亚通供应链研究院的具体事宜进行了探讨,达成了合作意向,形成了初步建设方案。年我院与深圳市怡亚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智慧供应链商学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协商通过产业助推打造标杆院校,在老专业升级、新专业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技能竞赛筹备、产业科研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为我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企业课程植入、实训环境建设、师资培训、技能鉴定、竞赛开发等方面提供助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此项工作按计划进程顺利推进。未来展望1.组织建立吉林省职业院校供应链运营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吉林省职业院校供应链运营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受吉林省教育厅委托,由吉林省青年电子商务协会与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和管理,秘书处设在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对供应链运营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专家组织,同时也是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专家组织。吉林省供应链行指委工作计划包括研究吉林省职业院校合作创新开展供应链运营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对供应链运营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咨询和服务;研究我省供应链运营及其综合服务的相关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供应链运营教育实践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相关工作,组织和开展供应链运营专业教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参与制订岗位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指导、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化;着力推动“供应链产学研基地(综合试验区)+龙头企业”双师教师队伍基地建设,提升供应链运营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教学资源开发能力;通过开展供应链运营师资培训、举办论坛、供应链运营大赛,促进供应链运营教育互访、互学,搭建交流对话的平台等。2.校企共建供应链产业学院合作企业提供针对学生的流通行业通识、电商专业的新零售核心业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包括教学指导书、学生工作页、课程标准等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将一体化课程进行课程植入,双方共建本校智慧供应链教材体系。3.校企共建新商科研究院(1)产学研服务中心定期组织高峰论坛、企业对话、校企对话、地方政策解读、产销对接会等活动,为地方产业发展助力;服务于大学、高职、中职,定期开班,开展大数据应用、电商运营、新零售转型、智慧供应链等相关师资培训;双创孵化,实施双创课程教育体系;企业咨询,开展行业数据统计、技术服务等工作;行业研究,区块链+社交电商技术攻关项目,为农产品上行扶贫做技术层面突破研发。(2)特色的线上教育云平台对吉林省企业提供线上教育云平台,内涵岗位宝典、基层宝典、中层宝典、高层宝典四大模块课程包的线上多媒体课程,包括企业人资、行政、采购、销售、物流、市场部、财务部等全部组织的各级别由浅入深的工作环节技能提升。(3)校内学生共享的实训教学课堂由企业导师定期入校讲课,围绕“新零售、大数据、供应链”三大模块课程内容,对现有专业学生进行部分实训课时置换,学生也可以在闲课时间参加该基地举办的社会培训、讲坛、双创、对话等活动,对新技术、新装备带来的企业变化、岗位变化提前预知。4.校企共建实习与就业平台校企共建包括商业数据应用与分析生产性实训中心、智慧物流实训中心、O2O新零售实训中心、电商融媒体运营中心、供应链金融财税实训中心等实习余就业共享平台,为我院数字供应链专业群各专业同学提供综合性实习余就业平台。希望能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与物流知名企业接触和研讨,进行产教融合方面的实际合作和教学实施,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物流人才;希望能与各物流知名企业、各高校共同开展产教融合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包括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共享型研究成果,并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实施中进行实践运用4光荣校友德邦快递公司青岛分公司王渊奇营业部经理白山安能物流有限公司葛国翔自主创业公司主管中国邮政速递吉林市分公司乔旭客户部经理顺丰速递有限公司吉林市分公司金博
储备网点主管、仓储主管,个人成绩单在全区前20%获得吉林区仓管员师傅称号深圳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杨雨山
仓储主管、储备干部5关于人资委与战略计划核心内容介绍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响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搭建校企交流平台,推动物流行业产教融合,缓解行业内人才供需矛盾,充分发挥专委会作用。现汇集全国众多优秀院校、企业联合打造“物流与供应链人才战略培养计划”,旨在整合行业资源,凝聚行业力量,规范人才标准,沟通校企需求,为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力量。中物联人资委将牵头举办多场大型品牌会议、论坛沙龙,组织业内专家顾问、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人才标准制定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定期举办企业培训、校企互访等活动,致力于企业中高层人士能力提升及师资培训;持续推进“青春飞扬,非常开讲”企业高管走进校园系列讲座活动,搭建学生与企业高管直接交流沟通平台;持续推进搭建在线课堂赋能商学院的打造。中物联人力资源专委会具体服务与时间安排可点击下方链接《年度工作计划》进行了解。往期精华文章导读:中物联人力资源专委会年度工作计划正式发布!
,物流行业趋势6大关键词解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