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架心理学英语论文写作互动性实践

心理学英语论文写作:互动性实践指导(第四版)

(澳)罗雷勒·J.伯顿(LorelleJ.Burton)著;

段朝辉等译

周晓林、方晓义、周宗奎鼎力推荐。综述、量化研究报告、质性研究报告轻松写!掌握APA格式不在话下!

就像有名师在旁指导、启发与评价,这本能与读者高度互动的教材专为心理学本科生设计,为论文写作入门的读者提供了贴心的实践指导以及大量可供实操演练的练习题目与答案。

详细讲解了综述、量化研究报告、质性研究报告写作的全流程,提供了可供比照学习的优劣范文。对于学生普遍   本书作为专业写作的指导书籍,适用于我国心理学和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写作教学,不仅介绍了专业英语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规范,而且通过提供生动的素材和练习,使学习者在互动中提高论文撰写的实际技能和水平。

——周晓林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在英文写作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工作者重视的今天,本书为英文写作者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指南。在介绍基本写作格式的基础上,强调了写作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为英文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本书是一本实践导向的专业英语写作指南。每一章都列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让读者通过实践掌握写作知识、技能技巧,为广大的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英语论文写作提供了全流程的指导。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目录

第1章 如何开始写作1.1 APA格式入门1.2 综述与研究报告1.3 找到正确的信息1.4 文献回顾1.5 学术诚信要点核查关键词网络练习应用练习第2章 以APA格式写作2.1 了解APA的写作风格的模式2.2 观点列举2.3 数字2.4 清晰而简洁的写作2.5 谨慎用词要点核查关键词复习题应用练习第3章 批判性思维3.1 批判性思维3.2 批判性地评估研究3.3 关于如何应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写作的一般建议要点核查关键词应用练习网络练习第4章 如何写综述4.1 综述写作中的基本步骤4.2 确定综述主题4.3 综述的组成部分要点核查关键词应用练习:劣质综述和优秀综述示例第5章 如何写量化研究报告5.1 撰写研究报告5.2 区分研究主题5.3 量化研究报告的各部分要点核查关键词应用练习:劣质量化研究报告与优秀量化研究报告示例第6章 如何写质性研究报告6.1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6.2质性研究报告的结构6.3分析与解释部分的反身性和主观性要点核查关键词应用练习第7章 文内引用7.1 致谢他人7.2 文内引用的一般格式7.3 直接引用7.4 作者-日期引用方法中的使用特例7.5 引用二手资料要点核查关键词练习第8章 参考文献列表8.1 参考文献列表8.2 APA参考文献格式8.3 参考文献列表的通用格式8.4 参考文献列表的排序要点核查关键词网络练习应用练习第9章 如何结尾9.1 润色作品9.2 呈现论文的注意事项9.3 提交论文9.4 建设性反馈要点核查附录1 课后练习答案附录2 劣质综述中的主要错误附录3 优秀综述中的关键要素附录4 优秀量化研究报告的关键要素参考文献

试读

3.1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学术能力,因为它鼓励你自己决定怎样解释和评估在学术期刊和书籍中阅读到的信息。你在心理学领域的几乎所有研究都将会涉及阅读其他人的论文。你需要批判性地看待其他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支持这些结论的证据以及获得证据的方法。形成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对以往研究进行一种批判性分析,你才可以保证自己的研究立足于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介绍的三个重要原则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在研究期间,你需要在心中时刻牢记这三个原则,它们将帮助你构建一个明智而理性的分析框架。

3.1.1怀疑

心存怀疑是批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关键要素之一。怀疑意味着从不把任何事当作理所当然的。对于问题假设或结论,需要常常质疑和思考它们是否能合乎逻辑地从展现的证据中得出。不能仅因为它是已出版的或是由一个权威人士发表的结论,就接受一个断言。

3.1.2客观

保持客观意味着考虑一个问题时采取公正的、无私的方式,把任何情感反应和个人观点都摒弃。客观要求你根据它们背后的逻辑和呈现的证据来评判一个研究者的论点或结论,而不是依据主观的信念或假设。

3.1.3开放的心态

对你正在进行检验的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不管怎样,你要考虑到一种观点的所有方面,即使你对这个问题已有自己的观点。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从不忽略潜在的解释和说明,可以变通,以及愿意接受可能与你的个人经验相悖的证据。

批判性思维能力能使你独立地分析和评估从学术期刊和书籍中读到的信息。如果你想在研究中利用这些信息,将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你能够批判地验证别人已完成的研究,否则你对自己的研究也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你在验证别人的研究上运用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能应用到你自己的研究中,从而保证你的研究强有力,并且立足于坚实的论证之上。

3.2.1解释和评估研究结果

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魔法”——它是任何人都能学习和应用的技能。你可以运用下面介绍的五步程序,来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去批判性地评估心理学研究证据。这五个步骤包括:

1.确定证据来源。

2.分析论点。

3.检验研究方法。

4.评估研究结果。

5.分析结论和启示。

现在,我将逐一地详细解释这五个步骤。

3.2.1.1确定证据来源

在阅读一篇过去的研究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其来源。即你应该考虑这个研究的三件事:谁是研究者(作者);这个研究是什么时候出版的;是在哪里出版的?

从一个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考虑这个研究是在哪里出版的。你应该注意:这个研究是发表在一本专业期刊中,还是书籍中;一篇论文是来自一个经过同行评审的会议,还是网站、杂志、报纸或其他地方。学术期刊或书籍在出版之前会经过严格的检查,以确保达到高水平的学术标准。因此,相对于没有经过审查的材料,比如报纸上的文章,你通常会更加重视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

在判断你所阅读的研究是否有价值时,出版日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需要考虑这个研究是多久之前完成的。如果它是很多年之前出版的,较新的研究可能已经修改了更早之前的结果。然而,你仍然应该考虑以往的研究,因为它们经常发展成很多近期出版的研究。

若想理解一个概念是怎样随着时间而形成的,批判性地评估它当前的状态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如果它是近期的研究(也就是在近5年内出版的),就要判断它仅仅是复制了以前的研究结果,还是一项开创性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如果这个研究复制了之前的研究,这种情况通常会提供信度指标。然而,如果这个研究是开创性的,而且没有过去的研究结果可提供支持,那么在假设它的研究结果可信之前,你可能需要进一步核实。

你也需要鉴定一下作者。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看,作者并不像出版地和出版日期那样重要。只要这个研究遵循了正确的程序,并产生了可信的结果,那么是谁做了这项研究并不重要。然而,作者的姓名和出版年份将形成引文,出现在你的综述或研究报告的正文当中。

3.2.1.2分析论点

论点是研究报告中所呈现的一个观点或一个声明。研究者通常会通过检验特定的假设来收集证据以支持这种观点。假设将假定特定的变量间是如何相关的。如果这些假设得到了证据支持,那么论点就建立起来了。

通常,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会着手为多个论点寻找各自的支持。假设必须被检验,并且要呈现每一个关键论点的证据。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本质是为研究论点提供支持的证据。这也就是这个研究的核心所在。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论点应立足于坚实的理论基础,论点都能被证据支持,并且能从证据中合乎逻辑地得出。这些对于论点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然,得出的任何结论都将有缺陷,而且研究工作的价值将会被削弱。

基于理论得出的假设需要检验,并且解释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原因。支持假设的证据也能反过来支持理论,但假设本身不能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关于在研究中建立的论点,你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论点立足于坚实的理论吗?

检查论点是不是从全面的文献回顾中产生的,能否从主题相关的理论中合乎逻辑地得出。

论点的正反两面都已经被表述了吗?

研究者通常会检验其论点的正反两面。仅在部分证据的基础上接受某一论点是危险的。只有识别和考虑一个论点互斥的两面才可对它的效度做出明确的判断。

专有名词的定义恰当吗?

你需要清楚地知道特定术语的含义。一些术语可能有几个意思,这取决于其使用背景。你还需要注意所测变量是否都有清楚的操作定义,这很重要。不同的研究可能使用了相同标签来称呼不同的变量,但它们测量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在任何特定的研究中,只有清楚地定义变量,读者才能理解。

证据支持论点吗?

某一论点的强度依赖其支持证据的质量。证据具有说服力吗?证据和论点之间联系的强度如何?有令人信服的逻辑将它们联系到一起吗?

假设恰当吗?

检查假设是否有效,可以检测论点的有效性。你必须确保研究是在测量恰当的变量以便支持论点。

论点薄弱吗?

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角度来说,你要学会识别无法从所呈证据中得出的、不能从理论中合乎逻辑地得出的论点。这一点相当重要。

要始终铭记,任何论点的强度都依赖于它的支持证据,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薄弱的论点与许多问题相联系;接下来的部分将会概述一些最常见的问题。尽管这里没有列出所有谬误,但它会概括出你将经常遇到的谬误。你不仅应该学会辨别这些谬误,还要在你自己的研究中避免犯这些错误。

盲从权威

盲从权威谬误是指某一观点的得出依赖于权威人士,而不是依靠呈现的证据。当判断一个论点的强度时,你应该完全忽视它的提出者。有些作者众所周知或曾经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论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提出的任何新论点必定同样强有力。作为一名学生,你不应该仅仅因为某个观点是由某位权威人士提出来的,就全盘接受它。判断某一论点要基于证据,而不是基于作者的名字。

从众

正如盲从权威一样,你也不应该仅仅因为某一论点是普遍的、大众喜爱的而接受它。你可能遇到过很多刻板印象或一些普遍存在的、没有任何严谨证据的误解。例如,人们曾经相信地球是平的,如果你航行得足够远,你就会驶离地球。这个曾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再者,某一论点的真正支持证据是它的强度和效度,就如晴雨表一般。不要轻易地接受某一普遍的或广受认同的说法——永远都要去深究。

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谬误是指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观点看起来更强有力,而故意地攻击与之对立的观点。作者会先设置一个诱饵似的论点——一个假想的对手——就是为了故意打倒它。偷换概念得来的论点通常是薄弱的,而且容易被推翻,人们也容易不再相信它。问题在于,驳倒某一对立的论点,并不能证明你的论点就是正确的。验证一个论点的唯一方法是呈现支持它的证据。

针对某个人的论点

作者也可能为了加强自己的观点而去攻击持对立论点的作者。这种攻击将针对某个人而不是他已经提出的论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盲从权威谬误的反面。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因为提出者的权威或名誉接受某一论点,而是由于假定提出者的失败而拒绝接受某一观点。不能仅仅因为某人可能有性格缺陷或是过去曾提出了薄弱的论点,就推断他提出的任何新论点都必定无效的结论。

3.2.1.3检验研究方法

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要求你分析研究报告中的结果,还要你分析得出这些结果时所使用的方法。密切







































白颠疯
脸上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adezzz.com/klzl/4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