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思想”的耕耘者
——解决教师懈怠心理的方法探究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袁蓓
关键词:懈怠、庸碌、思想、行动、智慧、坚持
参考文献: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王国维《人间词话》
内容摘要:本篇论文从教育教学的现状说起,分析素质教育和学习分数之间的联系,引出教师产生懈怠的原因在于缺乏教学上的思考,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做一个有思想的耕耘者。接下来,从三方面分析有思想的做法,并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并呼吁号召。
做教师的人,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韩愈的那句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三者的确是我们教师的天职。而现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分数的指示牌上,教育教学的评价效果更多地或者直接地是和分数挂起钩来。面对这个现实,好多人认为,分数如果和素质教育的结果相联系起来,那样,教育就显得太功利化了,作为教育者的知识分子的那份清高与优雅似乎也就不存在了。试想一下,一个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岂能向充满铜臭之气的功利低下高贵的头颅?
其实,这样的疑惑不仅仅发生在一般的老师身上。特级教师也同样有这样的疑惑。余映潮老师也曾这样疑惑地询问教育界的前辈。他得到的答案是,分数和素质教育是可以并存的,如果没有高的分数,教育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而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他的教学业绩是要用自己学生学习的成绩来证明的。否则你说自己多么优秀能干是没有学生信服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可见,优秀的教师也会有困惑,只是他们在遇到问题之后,并没有把它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而是思考,认真地思考,细细地思考,努力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正因为这样,他们成功地走到了教育队伍的前面,成为我们仰视的对象。
的确,我们是普通人,兢兢业业的教育工作者。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也是普通人。但是,为什么我们要轻视自己呢?
请看以下的这些现象:
上课时,老师不再注重全班学生的共同发展,对一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置之不理,不批评,也不看,最好这个学生睡觉吧,睡着了课堂就安静了,就可以给那些想学的孩子好好讲课了;
考试成绩出来后,有些学生的成绩有了进步,而老师觉得很平常,不会为这样的结果欢欣雀跃;
面对作业的批改,也不再计较细微之处的差距,往往当学生交上辛辛苦苦完成的作业时,老师当面大笔一挥,一个大大的对钩出现,里面的内容完全不看或者草草一看,匆匆了事;
当学生受了委屈到老师这里哭诉,老师却劝他大度宽容,不要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完全忽视了学生眼中的那份对于关爱的渴望;
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之后,老师处理的方法是各打一十大板;
……
诸如此类的这些情况,表面看,老师并没有犯什么大的过错,也确实及时处理了学生的问题。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学生,当你的老师这样解决你的事情时,一次又一次,你会怎样想呢?恐怕你的那份青春的冲动与热情也渐渐地被消磨了,时间长了,你还会再找老师分享你的喜悦与悲伤吗?你还会完全信任亲近你的老师吗?而我们亲爱的老师们,当你每天也辛辛苦苦地工作着、忙碌着,当时却并没有收获到你所想要拥有的尊重与爱戴时,你会有怎样的失望和失落呢?
工作的懈怠,并不仅仅表现在对工作的不认真与敷衍了事,忙忙碌碌平平庸庸的工作状态实际上比前者更让人难以接受。我个人觉得,当一个老师工作十几年以后,仍然不能有较为突出的业绩而整天沉湎于庸碌之中,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可悲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更有我们的生命价值。所以,不要做这样的老师,不要做一个平庸的辛苦工作者。
我曾给一个班的学生带过课。当时是刚开学不久。说真的,我并没有太多的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