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0日报道,中国建设所谓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努力有了成果。如今一旦美国的伙伴和盟友与中国发生冲突,美国保护它们的难度将很大,而且会越来越大。
报道称,中国战略决策人士十分清楚“马六甲困境”——美国可以通过扼守几个海上要冲拦截货运船只,严重限制中国进口石油和其他重要物资。
报道认为,美国战略决策人士也完全了解这种可能性。任何大国,在面对本国经济利益受制于自己最大对手时,都会感到不安,中国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中国军力增长让北京有更大的能力开始弥补短板。经过数十年经济快速增长,人民解放军成为一支更加尖端、更为现代化的力量,有能力承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雄心勃勃的使命。
因此,中国军官的目光越过西太平洋,考虑把兵力投送得更远。
报道指出,海军战略决策人士正在思考如何把中国的军事影响力扩展到印度洋、非洲之角和其他重要航道,保障中国通往波斯湾等重要地区的海上生命线。
报道称,目前中国军力的 报道认为,中国还在努力建设后勤设施,为维持此类行动提供必要保障。北京在地处战略要冲的吉布提启用了首个海外保障基地。
搭载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官兵的舰船在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解缆起航(年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吴登峰摄
延伸阅读
美媒解析中美海上竞争:海外军事基地仍是无价之宝美国“战争无趣”网站发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历史学教授艾尔弗雷德·麦科伊的文章《21世纪的炮舰外交》称,另一种大国对抗正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悄然上演——中美两国海军一直在重新配置战舰并建立海军基地,这些基地好似地缘政治棋盘上的诸多小卒。在一些人看来有个问题似乎很难理解,甚至有些古怪,那就是曾经作为维多利亚时代象征的炮舰和海军基地居然还能与当今这个以网络威胁和太空战为特点的时代搭上边。
文章称,如果研究一下——哪怕很粗略地——海军力量在过去及目前对各国命运发挥的核心作用的话就会发现,这种新海军竞争的严重性就更说得通了。
文章表示,过去年来,从16世纪散布在全世界的50座戒备森严的葡萄牙港口,到今天控制着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座美军基地,各帝国都曾利用这些飞地作为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杠杆”。从历史上看,对任何想要称霸的大国来说,海军堡垒都是无价之宝,而在冲突时期也出奇的脆弱不堪。
文章称,在整个20世纪以及本世纪的头些年,位于东南亚及其周边海域的军事基地尤其成了地缘政治变局的导火索——美国年在马尼拉湾获胜,英国在远东的桥头堡新加坡年落入日本人之手,美国年撤出菲律宾苏比克湾……这些都是地缘政治版图和大国权力过渡的标志性象征。
文章认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大概是美国唯一一位具有独创见解的战略思想家。
事实上,在年对海军历史的研究著作中,这位举世闻名的海权论者就说:“维持合适的海军基地……加之在海上具备决定性优势,这就确保了英国这样一个分得很散却又范围广泛的帝国的安全。”
马汉当时担心,与英国海军在全球坐拥艘军舰和30座基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军舰“在外国没有什么落脚地,既没有殖民地也没有军事设施……由此就像陆地上的鸟一样,无法从本国海岸飞到很远的地方。为他们提供栖息之所……将是志在成为海上大国的政府的一项首要职责”。
新浪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