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2017年112月财会类文章汇

青年会计学者联合发起会计领域NO.1高端自媒体

点击:高层次会计人才招聘免费推送!

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

因缘分相聚,因互助成长,因智慧光华

目录

《财经研究》年第1期

1、地方政治权力转移与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周期——基于政企关系重构的动态研究

曹伟,杨德明,赵璨,池勤伟

2、同乡关系在晋升中会起作用吗?——基于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实证检验

李维安,孙林

3、金字塔层级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政治成本吗?——基于经理激励视角的研究

周静,辛清泉

《财经研究》年第2期

4、关系型交易的会计治理——关于中国会计研究国际化的范式探析

李增泉

5、法律背景独立董事:治理、信号还是司法庇护?——基于上市公司高管犯罪的经验证据

全怡,陈冬华

6、外资银行进入与公司投资效率:缓解融资约束抑或抑制代理冲突?

杨兴全,申艳艳,尹兴强

7、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分析师预测的中介作用

肖土盛,宋顺林,李路

《财经研究》年第3期

8、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信号传递效应——基于审计师选择的分析

程博,宣扬,潘飞

《财经研究》年第4期

9、国有股权能够为民营企业带来好处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余汉,杨中仑,宋增基

10、政府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

褚剑,方军雄

《财经研究》年第5期

11、政策性负担与民营企业行为——基于三一重工变更注册地的案例研究

步丹璐,刘静

12、分析师预测信息来源的新发现:会计师事务所

刘文军,谢帮生

《财经研究》年第6期

13、风险投资、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

权小锋,徐星美

14、政府干预、终极控制权与企业雇佣行为——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

李汇东,唐跃军,左晶晶

《财经研究》年第7期

15、垂直薪酬差距与新创企业的创新精神

杨婵,贺小刚,朱丽娜,王博霖

16、分析师商业性动机与盈余预测偏差:来自融资融券的证据

胡凡,夏翊

《财经研究》年第8期

17、董事网络下企业同群捐赠行为研究

王营,曹廷求

《财经研究》年第9期

18、并购商誉是否为股价崩盘的事前信号?——基于会计功能和金融安全视角

王文姣,傅超,傅代国

19、股东监督视角下投资者情绪对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影响研究

刘娥平,杨庆森,方园丽

《财经研究》年第10期

20、风险承担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基于信用评级的策略调整视角

顾小龙,施燕平,辛宇

《财经研究》年第11期

21、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去杠杆了吗?——影响机理与加速机制

于博

《财经研究》年第12期

22、融资与融券交易的动机相同吗?——基于盈余公告视角的研究

俞红海,陈百助,徐警,张奥星

23、股票价格的“涟漪效应”研究——基于公司投资决策的视角

张晓宇,王策,钱乐乐

摘要

《财经研究》年第1期

地方政治权力转移与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周期

——基于政企关系重构的动态研究

曹伟,杨德明,赵璨,池勤伟

南京大学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以-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企关系重构的视角研究了地方政治权力转移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地方政治权力转移当年,企业会显著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力度。随着主政官员任期的增加,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主政官员任期内,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呈现先增后减的周期性特点。这种周期性特点仅在民营企业中存在。(2)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周期性特点在地方官员来自外地、继任官员预期任期较长、管制行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样本中更加显著。(3)在地方政治权力转移当年,民营企业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力度能够帮助其获得政府补助,但这种优势并不会立刻体现出来;同时,企业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力度也会对自身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持续存在于继任官员的整个任期中。文章的研究为理解企业建立政企关系的手段、过程与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地方政治权力转移;政企关系重构

同乡关系在晋升中会起作用吗?

——基于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实证检验

李维安,孙林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在中国公司治理由行政型向经济型转型的背景下,国企“高管任免行政化”特征难以忽视。文章手工整理了-年省属国企负责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籍贯信息及离任去向与升降数据,利用籍贯信息判断其与省委书记、组织部长的同乡关系,首次探究了同乡关系对省属国企负责人晋升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省委书记、组织部长的)同乡关系对省属国企负责人的晋升概率具有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在有政治关联的省属国企负责人样本中更加明显。文章进一步以地方党委领导体制的“一正两副”模式推行作为外生事件,检验了在“减副”前后,与组织部长的同乡关系对省属国企负责人晋升概率的正向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与组织部长存在同乡关系的省属国企负责人在“减副”后具有更高的晋升概率,这进一步验证了文章假设的合理性。

关键词:省属国企负责人晋升;同乡关系;政治关联;公司治理

金字塔层级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政治成本吗?

——基于经理激励视角的研究

周静,辛清泉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使用-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如何影响经理激励契约,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政治关联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金字塔层级越长,经理薪酬与会计业绩的相关性越强,经理更可能因糟糕的会计业绩而被更换;同时,在经理没有政治关联的样本中,上述现象更加明显。上述结果说明,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是政府放权的一种制度安排,降低了国有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但文章也发现,对于业绩良好的企业,金字塔层级过长可能导致经理拥有过度权力,从而出现操纵薪酬的现象。文章的发现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金字塔层级;经理薪酬;经理变更;政治成本

《财经研究》年第2期

关系型交易的会计治理

——关于中国会计研究国际化的范式探析

李增泉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摘要:文章以实证科学的标准对中国会计研究国际化成果进行了评析,并提供了基于中国特色会计实践的理论构建逻辑,以丰富中国会计研究的国际化路径。实证主义认识论向来强调实践在理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过猜想来构建解释和预测实践的理论,并以实践对理论进行证伪,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唯一路径。西方会计研究的历史沿革充分体现了会计实践在理论猜想和反驳中的重要作用,寓意了中国特色会计实践作为中国会计研究国际化价值源泉的合理性。为此,文章根据中国会计实践在理论检验中的作用,将发表于国际期刊的相关论文分为两类:支持型和反驳型,前者注重以中国会计实践对西方既有理论进行检验,其研究目的是提供支持理论预测的经验证据,指出相关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后者则中国特色会计实践,目的是提供与理论预测不一致的经验证据,强调相关理论用于中国的局限性。这些文献尽管推动了西方既有理论的发展,但没有构建基于中国特色实践的新理论,从而对甄别中国会计实践特色以及这些实践背后运行规律的帮助有限。文章认为,产权经济学以产权作为分析工具,强调商业模式相对于制度的内生性,为我们从制度视角甄别和解读中国特色会计实践提供了分析路径。文章最后分析了会计信息在关系型交易中的治理逻辑,指出根植于中国特色制度的关系型交易模式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与西方市场化交易模式具有根本的不同,未来中国会计研究的目标是提出一套概念框架和逻辑规则,解释和预测会计在关系型交易中的治理作用。这不仅可以丰富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还可提高中国会计研究的国际化价值。

关键词:关系型交易;会计治理;实证主义方法论

法律背景独立董事:治理、信号还是司法庇护?

——基于上市公司高管犯罪的经验证据

全怡,陈冬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

摘要: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考察了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在抑制高管犯罪、防范企业风险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表明:(1)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作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实务经验越丰富,高管职务犯罪的概率越低。(2)较低的高管职务犯罪率一方面是因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任职前选择了低风险公司,表现为信号传递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律师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在任职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3)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职务犯罪的抑制作用还取决于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和严重性。文章的研究不仅从微观层面提供了法律影响公司治理的证据,而且对于企业充分利用独立董事法律专长以及监管部门识别企业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独立董事;法律背景;高管犯罪;作用路径

外资银行进入与公司投资效率:缓解融资约束抑或抑制代理冲突?

杨兴全,申艳艳,尹兴强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摘要:外资银行进入既能缓解融资约束,也能抑制代理冲突,那么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如何影响公司投资效率呢?文章运用-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可显著提高公司投资效率,而且这种效应在大规模公司中更加显著,表现出明显的“选摘樱桃”效应;与国有企业相比,外资银行进入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民营企业,尤其是大型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整体上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抑制代理冲突提高了公司投资效率,而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加显著;在民营企业中,外资银行进入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投资效率,而在国有企业中,外资银行进入则通过抑制代理冲突来提高投资效率。文章补充和丰富了企业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为如何更好地引导外资银行进入并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外资银行;投资效率;融资约束;代理冲突

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分析师预测的中介作用

肖土盛,宋顺林,李路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文章利用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数据,考察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作为信息中介的证券分析师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且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信息披露质量下降引起股价崩盘风险增加所致,而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缓解作用不明显。此外,文章发现良好的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的预测误差,而较低的预测误差可进一步缓解股价崩盘风险,这说明分析师预测活动在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起中介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认识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股价崩盘风险;信息披露质量;分析师预测;中介效应

《财经研究》年第3期

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信号传递效应——基于审计师选择的分析

程博,宣扬,潘飞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摘要: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国有企业经营决策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是否会增加国有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文章以-年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号传递的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其审计师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交叉任职”的国有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且这一现象在公司业绩较好以及党委书记政治升迁动机较强时更加明显,从而验证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信号传递效应。文章的发现丰富了嵌于企业政治行为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理论,扩展了现有文献,同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党组织治理;交叉任职;国有企业;审计师选择

《财经研究》年第4期

国有股权能够为民营企业带来好处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余汉,杨中仑,宋增基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民营企业家参政所产生的政治关联效应已受到广泛,但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股权是否也具有政治关联效应还有待进一步证实。文章以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国有股权在民营企业中的政治关联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中的部分国有股权能够为其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与发展机会,因为国有股权可以依靠其与政府的体制关联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声誉担保;与此同时,这些融资便利与经济资源能够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经营业绩。文章拓展了公司政治关联领域的研究文献,为进一步全面理解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政治关联对企业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非控股国有股权;政治关联;民营控股公司;企业绩效

政府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

褚剑,方军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作为一项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措施,政府审计的作用及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文章利用-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府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实施后,被审计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果依然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通过促使被审计公司及时披露负面信息,缓解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此外,政府审计越频繁,其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越强,而且政府审计还存在溢出效应,未被审计中央企业在审计事件发生后的股价崩盘风险也出现下降。文章对于评估和完善中国政府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政府审计;治理效应;股价崩盘风险;溢出效应

《财经研究》年第5期

政策性负担与民营企业行为——基于三一重工变更注册地的案例研究

步丹璐,刘静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摘要:文章基于三一重工变更注册地的事件,以政策性负担为切入点,探讨了其对民营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财政分权制度和政治锦标赛激励下,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企业的动机增强,会通过政策性负担干预当地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对于政策性负担的反应受自身发展规模影响。当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民营企业倾向于主动规避地方政府的干预,寻求公平的市场环境。已有文献主要发现部分民营企业会通过主动承担政策性负担来建立政企联系,或者对于政策性负担持被动接受的态度。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考察了民营企业对于政策性负担可能存在的另一种反应,并从政策性负担的角度解释了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关键词:政策性负担;民营企业;地方政府;市场行为

分析师预测信息来源的新发现:会计师事务所

刘文军,谢帮生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通过检验券商与公司聘任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券商旗下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信息是否可能来源于会计师事务所。研究发现:(1)分析师更愿意跟踪与所属券商聘任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对其发布的盈余预测更准确,也更倾向于额外发布现金流预测。(2)券商与公司从非同聘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同聘会计师事务所,其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提高,反之则降低。分析师对与所属券商聘任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在年报披露前最后一次盈余预测的准确性有更大幅度的提高。(3)同聘会计师事务所对预测准确性的促进作用集中在分析师跟踪少和收入变化大的公司以及非明星分析师发布的预测。文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同聘会计师事务所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也有助于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更好地利用同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券商旗下分析师发布的预测报告,拓展了分析师预测信息来源的研究。

关键词:同聘会计师事务所;分析师跟踪;盈余预测;现金流预测

《财经研究》年第6期

风险投资、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

权小锋,徐星美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

摘要:文章利用手工收集的风险投资持股及其属性特征数据,基于审计风险的分析逻辑,系统研究了风险投资、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与非风险投资持股公司相比,风险投资持股公司的审计定价显著更低;(2)从属性特征来看,风险投资的控制属性显著降低了审计定价,而联合属性显著提高了审计定价;(3)在抑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定价方面,风险投资持股与内部控制质量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文章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持股在审计市场上发挥了显著的治理效应,因而强化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值服务和监督职能,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风险投资;内部控制;审计定价;审计风险

《财经研究》年第7期

政府干预、终极控制权与企业雇佣行为——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

李汇东,唐跃军,左晶晶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星集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民营企业控制权结构下的地方政府干预动机,利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政府干预对民营上市公司雇佣行为的影响和控股股东控制权对政府这种干预行为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会调节政府干预与民营企业雇员规模之间的关系,在控股股东控制权较大的民营企业中,交易成本或谈判成本更低,政府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雇员规模。(2)这种干预行为降低了民营企业雇员的配置效率,导致了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提高了雇员冗余的程度。文章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进一步了解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政府干预;终极控制权;企业雇佣行为;民营上市公司

垂直薪酬差距与新创企业的创新精神

杨婵,贺小刚,朱丽娜,王博霖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差异化薪酬管理政策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的创新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问题。考虑到企业高层与基层员工的薪酬没有太大的可比性,文章将新创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分为高层-中层及中层-基层两个层面,考察了不同层级之间的垂直薪酬差距对新创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薪酬差距与新创企业的创新精神之间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新创企业的创新精神随着垂直薪酬差距的扩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中层-基层薪酬差距对新创企业创新精神的作用还受到董事会治理和外部环境包容性的影响,即在同等的中层-基层薪酬差距下,设立董事会及处于强包容性环境下的新创企业有更强的创新精神。文章拓展了薪酬差距理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于指导新创企业制定和完善薪酬激励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创企业;创新精神;薪酬差距;治理机制;环境包容性

分析师商业性动机与盈余预测偏差:来自融资融券的证据

胡凡,夏翊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证券分析师是否会为了商业性目的而牺牲专业性?文章利用融资融券制度检验了鼓励交易动机是否会导致分析师有意提供偏颇的股票分析报告。卖空交易使股票在下跌过程中也能增加交易佣金,促使证券分析师给出更加客观的盈余预测。文章采用经过股票价格调整的盈余预测误差绝对值,作为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度量指标,发现相对于存在卖空限制的股票,分析师对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短期盈余预测偏差降低了约0.,长期盈余预测偏差降低了约0.,但平均月度换手率上升了约10.9%。公司业绩和盈余预测难度的变化不能解释这一现象。文章研究表明,鼓励交易动机会使分析师发布更加乐观的盈余预测报告,而允许卖空有助于矫正这种商业性动机,增强分析师的专业性。

关键词:卖空限制;鼓励交易动机;盈余预测偏差;证券分析师

《财经研究》年第8期

董事网络下企业同群捐赠行为研究

王营,曹廷求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同群行为是影响企业慈善捐赠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文章从董事网络嵌入角度研究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同群效应。研究发现:(1)当企业嵌入董事网络时,联结企业之间的慈善捐赠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2)受同群效应影响的慈善捐赠为管理层攫取私利提供了便利,具体表现为:国有企业管理层享受到更高的非货币性收益,而民营企业管理层获取了更高的货币性收益。(3)受同群效应影响的慈善捐赠并未带来政府补助的增加,但企业绩效却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企业应理性对待董事网络,选择性地学习和模仿联结企业的慈善捐赠经验,以免得不偿失。关键词:董事网络;慈善捐赠;同群效应;管理层私利;组织利益《财经研究》年第9期

并购商誉是否为股价崩盘的事前信号?——基于会计功能和金融安全视角

王文姣,傅超,傅代国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大规模高溢价并购为背景,以-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并购商誉是否对股价崩盘风险存在预警作用及其是否可以作为股价崩盘的事前信号。研究发现:(1)相对于未拥有商誉资产的公司,拥有商誉资产的公司的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明显更大,并且商誉资产规模越大,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也越高;(2)这种提前的信号作用在会计稳健性整体水平不同的公司中存在差异,公司整体的会计稳健性可能是对商誉资产操纵管理形成内部约束的力量,但这种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3)这种提前的信号作用在外部治理较差的公司中更明显,即外部分析师跟踪预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是监督和约束管理层操纵管理商誉资产的外部治理力量。文章丰富了会计特征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相关文献,并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的会计功能提供了直接可靠的经验证据,同时提醒监管者和投资者可以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出发,通过并购商誉数据来预测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关键词:并购商誉;会计稳健性;股价崩盘风险;外部治理

股东监督视角下投资者情绪对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影响研究

刘娥平,杨庆森,方园丽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投资者情绪与企业经营决策之间的关系,是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以往关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文献简单地将投资者视为股票市场上的交易者,而忽视了其作为公司股东所扮演的公司监督者的角色。文章将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行为纳入投资者情绪的研究中,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发现,投资者情绪高涨会减弱股东对企业的监督,而管理层会利用股东监督的减弱进行更多谋取自身私利的行为。文章的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CEO机会主义行为的渠道,对于全面认识资本市场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股东监督;在职消费

《财经研究》年第10期

风险承担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基于信用评级的策略调整视角

顾小龙,施燕平,辛宇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影响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发行资格与融资成本,因此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风险承担策略调整动机。文章考察了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前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检验了风险承担水平对首次信用评级的影响及其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持续下降,而后缓慢回升,公司存在调整风险承担水平以迎合评级需求的行为;风险承担水平与主体信用评级显著负相关;基于信用评级的中介效应,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公司通过策略性地调整风险承担水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主体信用评级,并实现融资成本的有效节约。

关键词:风险承担;首次信用评级;公司债券融资成本

《财经研究》年第11期

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去杠杆了吗?——影响机理与加速机制

于博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创新驱动已成为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然而,技术创新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微观结构调整,至今未得到系统性解答。文章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去杠杆的作用。从影响机理看,技术创新通过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调整成本对冲能力来调节企业杠杆水平,且该调节作用对过度杠杆企业表现为去杠杆效应,对杠杆不足企业表现为补杠杆效应。从加速机制看,一方面,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从而对杠杆率调整具有“加速”效应,且加速程度对不同所有制性质和不同成长能力的企业具有异质性;另一方面,行业整体的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水平越高,知识溢出效应越强,越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因此行业创新水平能够显著加速企业去杠杆进程,且探索性创新的加速效应更强。文章证明了技术创新在去杠杆进程中的作用,揭示了政策激励、行业溢出等创新驱动因素对去杠杆的加速作用,丰富了创新驱动战略的微观财务学内涵。

关键词:研发支出;资本结构;双元创新;溢出效应

《财经研究》年第12期

融资与融券交易的动机相同吗?——基于盈余公告视角的研究

俞红海,陈百助,徐警,张奥星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自年以来,融资融券制度的变迁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和研究。不同于以往机制变迁视角的研究,文章基于盈余公告视角,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短期交易行为及交易动机。具体来说,文章以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年报为对象,研究了盈余公告发布之前投资者是否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行为,以及该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还是投机性交易;此外,文章进一步结合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和账面市值比两个指标,分析了基本面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盈余公告前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且异常融资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这种融资交易行为是投机性交易;而异常融券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当盈余公告为负面消息时,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表明这种融券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此外,融资融券过程中的基本面策略不影响结论的稳健性。文章的结论揭示了中国市场融资融券交易行为的异质性动机,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规范发展中国市场融资和融券业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融资;融券;盈余公告;知情交易;投机性交易

股票价格的“涟漪效应”研究——基于公司投资决策的视角

张晓宇,王策,钱乐乐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公司股价会对其自身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但市场上可能存在一家公司的股价异动会对其他相关公司的投资产生影响的现象,即股票价格的“涟漪效应”。文章选取-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论证了股票价格“涟漪效应”的存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公司投资决策不仅受到自身股票价格的影响,还受到同行公司股票价格的显著正向影响,即存在“涟漪效应”;(2)“涟漪效应”的强弱主要受信息环境的影响,即同行公司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较高、信息有效性较强,并有更多分析师覆盖时,股价波动产生的“涟漪效应”则更为明显;(3)公司所属行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较高、所属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公司规模较大时,其投资决策更易受到“涟漪效应”的影响。这说明与社会学习理论和信号理论相一致,同行公司的股票价格可为管理层的投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关键词:股票价格;涟漪效应;信息环境;公司投资

资料整理:郑州大学在读会计硕士生赵文卓

编辑:小月

“会计学术联盟”旗下优质社群推荐

“中国高校会计教师联盟(人)”欢迎加入!

欢迎诸位加入会计学术联盟旗下的“中国高校会计教师联盟2群”,希望大家积极贯彻联盟发展理念: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发扬联盟发展文化:传正能量,广交朋友,整合资源,服务成长~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各种捧场支持!

为便于大家认识,切磋会计教学手艺,请及时修改群名:“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高校老师相加群,请联系,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本群仅限高校或科研机构同仁加群!)

欢迎邀请与本群文化相匹配的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又好玩的同仁入群!

中国高校会计教师联盟

年12月12日

▼点击精彩

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会议日程

张新民:财务分析的战略视角

王化成:基于能力提升的财务管理教学思考

谢志华:会计教授演讲金句及精妙逻辑推演选摘

姜国华:关于会计学术研究的点滴心得

陆铭:如何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

辛清泉:一江春水向东流

叶康涛:我的会计研究之路:从代理观到认知观

▼学习充电推荐

高级会计人才网络招聘报名

Stata培训及实证会计论文学习|12月特惠营

近本硕博

会计领域NO.1高端自媒体

汇聚会计学子、学者、学师

投稿及战略合作,请联系,自我介绍下,注明事由

投稿:Accounting_AU

yeah.net

赵文卓小月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白殿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adezzz.com/klzl/1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