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会计口述历史读后

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史以明志,借古而鉴今,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营养,是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的最有益途径。”认真阅读了《会计口述历史》,深切感受到每一篇口述都能从独到的视角丰富我们对中国现代会计发展历史的认知,会计界泰斗们励志感人的会计人生故事,淋漓尽致的反映出会计前辈们锲而不舍、不懈追求的精神足迹。读后我感触良多,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不禁也想对自己从事会计工作的历程与得失进行一次小结,同时由会计研究对象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以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一、对自己从事会计工作经历的小结我出生在一个生产一线工人家庭,高中前一直在城郊的厂矿子弟学校读书,从小就把考入城里重点中学读书作为自己的志向。在志向的驱动下,小学和初中还算刻苦努力,后来也如愿以偿的考入了昆明市第一中学读高中。但很快,由于自己觉得郊县生比城区生中考分高出很多,骄傲自满的心态就油然而生。高一和高二一直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又贪玩,成绩排名一落千丈,甚至到了倒数。高三醒悟了,但来不及了,因为自己不是那种高智商的人,仅仅属于只能通过刻苦才能读好书的人,落下的学习补了一部分,勉强考了一个省内的一般本科。大学时学习氛围也不怎么好,又这样浑浑噩噩的混了四年,勉强过了个英语六级。本科学的金融专业,就随大流去了银行工作。去了银行一直做柜员,储蓄和对公业务都做过,一年以后越来越觉得自己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开始迷茫。有一段时间坐对公柜台时,经常看到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来办业务,交谈中经常思考:金融与财务仅一扇玻璃之隔,自己为什么不坐到玻璃的外面?就是这样简单甚至冲动的想法,决定趁年轻应该搏一搏,于是辞职考研了,并且要换专业考会计的研究生。辞职以后全职考研的那一年,应该是过了一种人生回想起来都会冒冷汗的日子。作为一个待业青年,压力是巨大的,并且考试结果是不确定的。幸好,在刻苦努力的坚持下上岸了,也开始了学习会计的历程。研究生期间忙于协助导师做课题以及研究型论文的写作,对应用型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欠缺的,所以毕业时也没能考过什么证书。毕业后前两年被分配到生产车间一线工作,就是机器操作工,和会计没有多少联系,那段日子又开始迷茫了,不知道自己当初辞职考研的选择是否是错了。冷静下来想想其实还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空有一个研究生学历,但实际应用能力几乎为零。了解了一下单位已经调入财务岗位一些骨干,都是有证又有实践经验的,于是才真正静下心来,决定通过考注会来弥补自己欠下的会计基础,用张志凤老师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用了四年的时间,几乎每天下班都保证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终于取得了注册会计师证书。也是在这四年里,被调入了财务岗位开始边学习边实践。有了注会的基础以后,高级会计师,领军人才班等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接踵而至。正如潘屺瞻老人在回忆父亲潘序伦时说到:“父亲留给我的回忆很多。我对父亲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具有超强的毅力。这种超强的毅力始终贯穿于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即使到了晚年,他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学习。我记得父亲每天总是要看各种报刊、周刊。那时候父亲视力已经不是很好了,他就用放大镜看。总的来说,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贯穿于父亲一生。”余盛钧回忆求学经历时也说:“潘序伦老师第一课就跟我们讲‘天助自助者’。做人首先要自助,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要看自己努力不努力,自己是不是帮助自己,是不是真的用功,如果你真的用功,天会助你,天就是指的社会,你自己都不努力,社会就无从帮助你。”一路走来,天道酬勤,知识改变命运的古训一次又一次的在我自己身上实现。二、由会计研究对象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引发的思考葛家澍在谈到会计研究方向时表明:“会计要素实际上就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对象问题至少会告诉我们:会计研究什么?会计如果作为一项活动,它的服务范围是什么,有多大?它的边界是什么?任何一门科学,任何一个工作、活动,都应该知道它的范围。如果不研究会计对象,就不知道会计的范围。离开会计对象,那就谈不上真正的会计,那就是扩大了会计的范围或者是缩小了会计的范围。”我对会计研究对象的理解既是对业务活动过程和经济结果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业务活动全程支持和监督的工具。也就是“业财融合”的理念,财务与业务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另外,葛家澍在谈到会计准则时说:“因为会计准则比较具体,是对某一项经济活动、经济应用或者事项,作出的具体规定。在会计准则里面,不提为什么这样改,为什么这样做,理论讲得少。这个理论在哪里讲?理论在概念框架里讲。因此,你要懂得像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以及它的一些关键部分,要懂得这个概念框架,懂得出现概念框架以前和以后,会计准则的区别。因为概念框架最重要的就是对每个准则所用到的一些概念作出明确的解释,即为什么使用这个概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个名词第一次看到记得是在读研时图书馆偶遇过一本书名,但由于惰性没有将其好好的进行学习。看到葛老的这段话,才醍醐灌顶般的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学习了十多年的会计准则中,那些难以理解的种种含混晦涩的会计规则,背后的制定原理尽来自于概念框架。这样的教训再一次触动了我对知识的学习是多么的不深入,自己因为惰性走了多少弯路。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像会计大家前辈们那样树立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会计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作者:周年耀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adezzz.com/klzd/8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