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燕山、舜耕、圣井三个校区,占地余亩。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各类实验室多个,各类实践教学基地个。校舍建筑总面积.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4亿元。图书馆藏书.6万册,电子图书.8万册,数据库个,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24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余人。拥有62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数量在省内高校第三,在财经类高校中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并列第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7个,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3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山东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年12月,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B+,两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为B-,成为有两个以上B+学科的三所省属高校之一,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年8月,应用经济学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建设行列;年3月,工程学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
师资队伍
学校具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人,“泰山学者”工程人选1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16人,全国优秀教师16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74人。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教育部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53项;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篇;获得科研经费共计.55万元。参与共建“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会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1个。共承担建设33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学校主办《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两种学术期刊,其中《经济与管理评论》入选-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5项,位列全国高校第45位,财经类高校第2位,省属高校首位。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2项,位列省属高校第2位,同年学校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3项,其中获批两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的突破。
国内外合作交流
学校是“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院校,北京洪堡论坛—齐鲁论坛主办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评审合作单位,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ASREU)创始成员高校之一,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AAPBS)大陆12所高校之一。现已与美国等20余个国家的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并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福特汉姆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埃塞克斯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台湾地区铭传大学、世新大学等国(境)外大学合作40余个海外访学项目,每年选派数百名学生赴海外访学或本科生攻读研究生项目,实施本科、研究生双学位教育。同时,学校还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学历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与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为财政部、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税务局等单位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财政税务学院介绍
学院历史与学科发展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山东财经学院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的财政金融系。其后,在经历了“文革”中断办学、年恢复办学、年山东财政学院财政系和税收系创建、年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中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的重新整合之后,正式定名为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在其发展史上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甚至学院部分杰出教师代表如左敏教授和郝书辰教授也从学校领导岗位走向社会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在学科发展上,财政学专业先后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山东省品牌专业()、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教育部特色专业()、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项目()、《财政学》省级教学团队()、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山东省强化重点学科(“十一五”)以及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十二五”),年财政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年入选山东省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年,“十三五”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现代财政制度研究基地”和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新旧动能转换与政府财力配置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审批。
机构设置与师资情况
财政税务学院下设“两系一中心”即财政系、税收系以及财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除此之外,出于教学科研的需要,学院还设置了财政、税务、政府预算和公共经济等4个研究所。学院现有财政学、税收学2个本科专业,并拥有财政学和税务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财政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在专任教师中,教授18人,副教授2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3.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占教师总数的60%,形成了一支老中青均衡组合、具有较大发展后劲和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0人。学院有多位教师担任重要学术兼职,现有全国政府预算研究会副会长1人,中国财政学会理事2人,中国税务学会理事1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1人,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2人,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2人,中国保险学会理事1人,社会保障教研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理事1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与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1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1人,山东省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财政厅专业技术服务专家1人,山东省财政学会理事8人。学院有多位教师获得重要人才称号,包括“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2人、国家税务总局领军人才1人和学校特殊人才支持计划1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6人。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财政税务学院近几年依托于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和财政学博士点建设,围绕着财政理论、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三个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财政部共建联合研究项目、山东省重大财经应用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近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评论》、《管理评论》、《农业经济问题》、《财政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7部;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财政理论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1项;拥有山东财经大学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和孵化团队各1个。在社会服务方面,为全国及山东省财税管理人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培训在职人员1万多人次。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加大科研在地府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学院于年5月27日在济宁成立淮海财金研究院,并与济宁市任城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社会服务的特色和成果日趋凸现。
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
财政税务学院高度重视本科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工作,“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成为对任课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学效果也比较突出,有2人获得了学校教学一等奖;获得省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学院现有在校生人,其中本科生人,研究生77人。近3年来,本科生中有7人获得校长奖学金、2人论文获得山东省本科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人在我校B类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有26人次在我校B类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除此之外,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重大赛事,共获得8项科技文体类一等奖及以上奖项;鼓励学生通过参加“三千计划”将学以致用;鼓励学生通过“财经沙龙”和“博观论坛”等形式提升学术素养。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财政税务学院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同类专业前茅,在财政、税务、金融、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经济管理领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社会声誉。就业
目前,税务硕士供需比例是0.4:1,可见国家很缺税务硕士人才。税务关乎国家经济内,任何一个单位容都离不开税务。我国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面临两套税务机构——国税和地税,税种如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行为税,往下细分还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房产税等等。所以税务硕士毕业后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的,具体而言,税务硕士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税务局或者进律师的税务所(华税、金杜、君合等税务律所)从事相关工作。
2、考取注册税务师CTA,从事税务审计,税务代理等工作。
3、考取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税务、会计方面的咨询工作。
4、可以在公司里从事税务管理,还有很多大的咨询公司的税务顾问等。
可考证书: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师、房地产评估师,审计师、CPAA。
国家线
学校线
奖学金
根据《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和《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助学金管理办法》,在读硕士研究生除享受国家和山东省有关奖、助学金政策外,还可享受我校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和山东省奖学金按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政策执行。
学校奖学金分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科研成果奖、社会奖学金。
凡被我校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注册后可获得“新生学业奖学金”,奖学金最高为00元,同时享受每人每月元的助学金。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新生校长奖学金”,奖学金每人0元。
20年税务专硕相关专业拟录取名单初试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目
1、公共课
政治: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形势与政策
英语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大小作文
数学三:选择、填空、解答题
2、专业课
初试参考书目:《中国税制》最新版,马海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专业课题型
1、简答题5个
2、计算题4个
3、综合论述2个
考研英语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1、完型填空(10分,每个0.5)
2、阅读4篇文章(40分,每个2分)
3、阅读新题型(10分,每个2分)题型分为填标题、七选五等
4、翻译(15分)
5、作文(共30分)
作文一为应用作文写信、通知、告示等(共10分)
作文二为大作文一般为图表作文(共15分)
考研数学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1.试卷结构
选择题:8题(每题4分);填空题:6题(每题4分);解答题:9题(每题10分左右);
满分分,考试时间3小时。
2.考试科目及分值
高等数学:84分,占56%(4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5道大题);
线性代数:33分,占22%(2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2道大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3分,占22%(2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2道大题)。
考研政治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初试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
其中单选题16(16*1)分,多选题34(17*2)分,分析题50(5*10)分,共计38道题目
其中马原占比24分;毛中特占比30分;
史纲占比14分;思修法基占比16分;当代占比16分;尚硕教育红宝书资料税务专硕小班课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形式、流程、注意事项复试方式
学校所有招生专业全部实行网络复试。
考生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平台进行在线复试。
因环境、条件所限网络复试确有困难的考生,应在复试开始前5天提交情况说明材料,经审核真实无误后,学校将协助考生解决困难。
复试内容
1.专业课笔试:财政税收理论(含财税理论、公共经济理论)
参考书目:郝书辰、岳军《财政学》最新版,经济科学出版社。王玮《税收学原理》最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综合面试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复试注意事项
1)对待复试的态度一定要认真!即:要认真准备才是!高分被刷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对于跨学校或者跨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小心应付。
2)复试的主观性很强!一碗水端平的学校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如果你是外校的,复试完掉个十几名甚至二十几名是很正常的,心态要平和些。
3)对于跨专业考的学生,老师一般都会在专业问题上刁难你,他要向你证明:我这个行业不是那么好进的,是很有内涵很有技术含量不是你花几个月的时间学一门专业课就能搞定的。做好受打击的心理准备吧!
4)复试时一定要有礼貌,进去之后和出来之前一定向老师问好。老师再怎么打击你,千万不可跟老师争吵。
5)不管怎么说,老师都喜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在复试的时候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这是正常的)不要说“我不会”,然后在那里呆呆的站着!(这样的话那你难了!)你可以说一些与这一问题相关的内容,要委婉一点!老师一般不会为难你的。
6)考研复试时的气氛很重要!一定不要把气氛搞僵,否则你大约就不爽了!老师都不大喜欢不善言谈的人。
7)其实老师都挺平易近人的,不要自己先把自己给吓住了!
8)考研复试里最重要的是面试,占的比例相当大
调剂
(一)调剂专业
今年我校部分学院接收调剂考生,具体专业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公布的调剂信息为准。调剂考生可在调剂平台开通后,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查询有关信息并填报志愿。
(二)调剂基本原则
1.调剂工作按照《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2.符合调剂资格的校内、校外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选报我校相关专业。
3.调剂考生复试内容和方式与一志愿考生相同。
(三)调剂基本要求
1.调入专业与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2.调入专业初试科目与一志愿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小语种科目专业不能调入统考英语科目专业)。
3.初试成绩要同时达到一志愿和调入专业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4.统考科目未考数学的专业不能调入考数学的专业(经济类联考除外)。
5.统考英语、数学的专业可由高向低调剂,不能逆向调剂,如统考英语一的专业可以向统考英语二的专业调剂,反之不能调剂。
6.学术学位可向专业学位调剂,反之不能调剂。
7.调剂考生须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8.我校不接收初试中含考试科目考生的调剂申请。
(四)调剂程序
1.调剂考生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正式填报志愿,调剂系统开通时间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功能正式开通上线时间为准,持续时间不少于12小时,后续根据首批调剂情况,确定是否再次开通并另行通知。
2.学院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须在复试通知发送后12小时内同意并确认,否则视为自动放弃调剂复试资格,学校有权撤销已发送的复试通知。
3.研究生院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向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发送拟录取通知,考生须在通知发送后12小时内同意并确认,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学校有权撤销已发送的拟录取通知并对其他考生进行递补录取。
4.所有拟录取调剂考生由研究生院统一办理调剂拟录取手续。
成绩核算方法
(一)综合成绩计分及权重
1.一志愿考生
一志愿考生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其中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会计专硕、审计专硕、物流工程与管理、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MEM):
综合成绩=初试总成绩/3×60%+复试成绩×40%
其中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30%+复试综合面试成绩×70%
(2)其它各专业:
综合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其中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30%+复试综合面试成绩×70%
2.调剂考生
调剂考生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其中初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占50%。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管理类联考各专业:
综合成绩=初试总成绩/3×50%+复试成绩×50%
其中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30%+复试综合面试成绩×70%
(2)其它各专业:
综合成绩=初试可比科目总成绩×50%+复试成绩×50%
其中初试可比科目总成绩是指初试可比考试科目成绩之和,并折算成百分制。具体可比科目由各学院招生复试工作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后在学院网站公布。
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30%+复试综合面试成绩×70%
3.加分考生
符合加分政策的考生,初试总成绩(或初试可比科目总成绩)加分后再按上述标准计算综合成绩。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二)合格线
1.笔试成绩合格线
笔试成绩低于本学科专业“初试成绩单科国家线”(同比例)者不合格,不予排序(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笔试成绩合格线按单科国家线70%同比例划线)。
2.综合面试成绩合格线
综合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合格,不予排序。
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合格线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单科考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合格,不予排序。
(三)综合成绩排序标准
1.所有成绩均合格的考生按综合成绩高低排序。
2.含调剂考生复试的专业,一志愿合格考生优先进行排序。
3.一志愿合格考生在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以初试总成绩高低排序;初试总成绩相同的,按英语成绩高低排序。
4.调剂考生在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按复试成绩高低排序,复试成绩相同的,按复试综合面试成绩高低排序。
5.“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按专业单独排序。
对复试成绩有疑问的考生,可在复试成绩公布后3个工作日内,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申请成绩复核,逾期将不再受理。联系-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我校将对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工作及学习状况等方面的现实表现。
考核将采取多种方式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方面的表现,包括学院面试小组成员与考生交谈,学校对考生所在单位、学校进行函调等。
对弄虚作假、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不予录取。
20级税务专硕一志愿拟录取学姐上岸经验谈
政治
考研政治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初试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其中单选题16(16*1)分,多选题34(17*2)分,分析题50(5*10)分,共计38道题目,其中马原占比24分;毛中特占比30分;史纲占比14分;思修法基占比16分;当代占比16分。
如何备考
时间:7月下旬开始
方法:网课+题目+背诵
视频课:徐涛强化班、腿姐技巧课(徐涛刷题班)
资料:《核心考案》(徐涛)/《精讲精练》(肖秀荣)、《肖秀荣0题》、《背诵笔记》(徐涛)/《考研冲刺背诵手册》(腿姐)、肖四、肖八、徐八、腿四、刘五、石五、米六……
对于政治的学习,我从7月底开始的。
8月-10月初,结合徐涛的《核心考案》听徐涛强化课。前期我是晚上安排40分钟左右听课,听完一章做《0题》相应章节。
10月-11月,中期政治安排在下午4点左右,大概两个小时。听腿姐技巧课,《0题》二刷,同时会在《徐涛冲刺背诵笔记》上标记自己错误点以及补充上没有的知识点,晚饭的时间反复读背。主要是针对选择题。
11月-考前,后期会在早晨加上政治选择和大题的背诵。从11月开始,徐涛老师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