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绿茶那点事,跟大家聊聊

明清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作为神秘的东方树叶,茶叶在西方备受恩宠,贵族争相模仿饮用,此时的茶叶是用来表达高贵的炫富之物。清后期,我国的茶叶出口呈现断崖式下降,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茶叶被英国盗走,在印度与斯里兰卡殖民地种植成功,从此便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茶叶的出口量短时间内迅速超越我国。我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自给自足,要不也不会闭关锁国,虽然出口下降,但我国依然是世界上茶叶生产最多的国家,少出口主内销,茶叶一直处在十分饱和的情况。六类茶类,饮用方式大致相同,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于都是通用的。但冲泡时的细节却有区别,毕竟每种茶追求的味道不同,乌龙茶讲究韵味和香型,绿茶讲究清香和爽口,红茶讲究醇厚、鲜浓......对茶的讲究,使得产生了不同的冲泡和品茶方法。最早出现的茶类是绿茶,唐宋时发展至顶峰,绿茶承载着我国历史最多的感情,从古至今,茶友们最熟悉,饮用最多的即是绿茶。红茶随着英式茶而传播至全世界,如果说红茶是世界的,那绿茶则独属于我国。自从我国的炒青绿茶出现,以往使用的蒸青绿茶被快速淘汰,炒青绿茶比蒸青绿茶香气高,苦涩之味少,是制茶的一大进步。绿茶有五最:种植区最广,我国凡是有种植茶的地方,必然有绿茶。绿茶的产量最多,占到了我国六大茶类总产量的60%以上。绿茶的茶种最为丰富,我国六大茶类的茶种,绿茶大约占了90%。内销最多,我国的绿茶多是内部消化,品饮人数最多。最大供应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茶出口国,世界上流通的绿茶大约有80%是我国出口。冲泡绿茶:茶具自然先要清洁干净,冲泡绿茶适宜使用玻璃杯或者白瓷盖碗,玻璃杯最合适,可以直观的看到绿茶的“舞姿”和茶汤的颜色。冲泡时的用水,一般选用纯净水,经过过滤的自来水也十分适合。多次煮沸的水,也就是俗称的“千滚水”不宜冲泡茶叶,煮沸时间太长的水也不适于冲泡,这两种水里的含氧量太低。初次沸腾的水最好,冲泡出来的茶汤更为鲜爽。绿茶的冲泡不需要洗茶,绿茶讲究嫩,比起以成熟的大叶和老叶为原料的茶种,耐泡度差,洗茶太过于浪费了,这可舍不得。一直有种说法,说绿茶不能用沸水冲泡,大多都建议水温85度左右冲泡,我到不觉得,好的绿茶,是绝对不怕沸水的,如果是担心水温过高导致茶汤很快变黄,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吗,茶汤终归会变黄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水温过高还会导致茶叶物质浸出过快,茶汤会变得苦涩。这点也无妨,少放些茶叶便是。沸水冲泡是完全可以的,高温之下,好茶的茶香茶味释放的更为完全,次茶、劣茶也无从遁形,马上会露出马脚,香气不纯,茶叶有青气,过于苦涩等等制作工艺上的缺点。所以,死猪不怕开水烫,说错了,好茶不怕开水烫,大家尽管放心。冲泡法:绿茶的冲泡法主要有三种,上投法、中投法。这里主要针对的是玻璃杯。适合用上投法冲泡的茶种外形紧结,重实。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都匀毛尖、蒙顶甘露、庐山云等等。先将沸水倒满茶杯,随后将干茶投入杯中,茶叶舒展后会逐渐缓慢下沉,有的直线坠落,有的徘徊环绕,有的上下窜动,最后全部下沉叠在一起。舒展完毕的茶叶,一芽二叶、一芽一叶、也有单芽、单叶的,像剑、像枪。这种上投法对茶叶的损伤小,不会受到水流的冲击,茶汤清澈度高。像明前绿茶,大多也就三泡,三泡后滋味会明显淡下来。一泡闻茶香、品鲜味,饮用至三分之一时续水,二泡茶味正浓,苦涩之味更少,这时茶汤的回甘更为明显,口齿留香,沁人心脾,再次续水第三泡,茶仍有余味,已经很淡了,喝罢便换新茶吧。如果是等级较低的绿茶,耐泡度较高,可以进行第四泡。中投法适合条形松散的绿茶,例如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等,这些茶种在冲泡时会浮在水面上。先投入茶叶,随后杯中倒入三分之一的热水,先行冲泡两分钟,等干茶舒展一些,在倒入沸水至满。除了玻璃杯冲泡,也有别的冲泡器具,像有盖的保温杯与茶壶,还有加盖的玻璃杯。加盖的玻璃杯适合日常使用,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保温杯和茶壶冲泡则为不合适,保温杯与茶壶因为空气不流通,加之冷却较慢,茶会失去的清香鲜爽,有股闷闷的水气味。如果日常在家饮茶解渴的话,倒是用茶壶不错,冲泡上一大壶,用来解渴。绿茶也就说这些,不足之处下次补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adezzz.com/klxf/13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