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方会计名著《会计思想史》(AHistoryofAccountingThought)由立信会计出版社重新出版发行。该书是由美国的著名会计历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ChatfieldMichael)完成与上世纪70年代,著作一经面世就在国际会计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年我国著名会计、审计史学者文硕先生组织董晓柏、王骥、黄梅艳、汤谷良、肖泽忠等将其翻译引进到中国,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经过二十多年的洗礼,当年这本书已在旧书市场被标价数百元,让许多感兴趣的读者望洋兴叹。本次这本会计名著的再次出版发行将使对广大读者更方便从中学习获取营养。
文硕先生在为本次出版撰写的译者前言中概述《会计思想史》的四个特点:
第一,作者采用宏观分析方法,在文明和经济两大背景下,为我们精彩地描绘了从文明古国到20世纪70年代会计发展的基本轮廓,是西方世界较有影响的会计思想发展通史。正如题目所示,它不是笼统地介绍会计发展的所有问题和事件,而是从纷繁迷乱的会计发展变化中找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影响较大并已形成趋势的会计思想加以论述和评价,充分地显示了他驾驭丰富庞杂的资料的能力和分析力。第二,作者采用“厚今薄古”的方法,对古代会计发展轻轻一笔掠过,而对产业革命前后财务审计、管理会计和会计理论的发展,则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论述。第三,著者在书中引用的史料极为丰富。不仅有大量的最新的会计史料,而且有许多涉及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和档案的历史文献。他在论述会计思想的演进时,对一些重要的史料、事件和言论,总是尽可能地指出其出处来源,并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最可信的结论。第四,作者在本书中提供了不少关于古代中国会计和审计发展的资料,并表达了对古代中国优秀会计文化的崇敬之情。
年曾浩、许家林在《财会月刊》第4期撰稿详细对本书进行了介绍,特在此引用该文,供读者参考。
迈克尔?查特菲尔德(Chatfield,.Michael)是美国的著名会计历史学家,《会计思想史》(AHistoryofAccountingThought)是其完成于年的一部会计史学方面的名著。这本著作以大量论文和书籍中所包含的会计史知识为基础,通过对会计历史中所有重大发展阶段重大问题的讨论,以较详实的资料向读者提供了有关会计思想发展的基本观点。在本书中,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20世纪会计思想的发展上,以其特有的视角深入挖掘各种观点的本质,并从中提炼吸收了有用的成分。尽管作者在前言中指出这本著作的重点是会计思想,但实际上他基本是在介绍会计实践。所以该书所指的会计思想主要表现为书中介绍的会计名家的思想观点,而并非是指会计理论连续一贯的发展。在这本著作中,作者分三大部分共20章介绍了自古文明时代到现代社会的会计实践发展,在每一章中还包括了大量的评论和参考文献。第一部分设七章,基本上是采用事件综合年代表的方法,主要论述了古巴比伦时代以后的簿记编年史,重点研究了从远古时代到工业时代的会计思想发展;第二部分由八章组成,包括科学管理、系统的成本核算、审计学、预算控制、现代税收和会计职业的兴起等内容,主要论述了产业革命对会计理论的推动作用以及所引起的会计理论改革问题,重点研究了20世纪英国和美国会计思想的发展,其中对美国会计思想的发展研究较多,特别是研究了财务审计、成本会计、预算和所得税的发展。第三部分是该书最精彩的部分,它由五章组成,主要论述了会计理论的历史,追溯和分析了会计原则的演进过程,重点研究了会计原则的发展,同时还对会计原则、会计假定等基本问题以及会计理论结构作了一些综合讨论。该书的基本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
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发展
会计主要是为了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复式簿记的出现,将会计史分成两大不同的时代:即复式簿记出现以前的年和复式簿记出现以后的年。A?C?利特尔顿总结了复式簿记产生必须具备的七项条件:书法、算术、私有财产、货币、信用、商业和资本,而在复式簿记前的古代会计中虽然已经包含了受托责任会计、内部控制和审计等一些本质因素,这些必要条件也均曾以某种形式出现,但由于文明程度的限制,即便是在公元前古代会计已发展到最高峰的巴比伦、埃及、中国、希腊和罗马,它的发展也是不全面的。
复式簿记是伴随着十字军东征(年~年)和后来地中海贸易的繁荣而诞生的。经济的发展,使意大利商人非常关心会计,并注重将优秀的会计方法加以标准化和法典化,再加上意大利商业贸易中的合伙和委托代理关系也促进了会计的发展,从而意大利沿岸城市即具备了A?C?利特尔顿所称的形成复式簿记所必须的七项条件,复式簿记便应运而生。复式簿记既能帮助商人记录债权和债务,并提供了调整信贷和管理资产的标准,具有全面性,它还强调利润和资本的来源,适应了复杂环境的需要,这使有理论潜力的最早的簿记方法得以形成。而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则以实务为基础介绍复式簿记,其作为新的核算概念的普及者也对世界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扩大了改善会计实务的范围,并已经涉及现代会计理论的本质。
自帕乔利以后,意大利簿记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代:第一阶段(年~年)是实务技术比教科书优秀的时代;第二阶段(年~年)人们开始研究簿记理论,其间提出了将企业和所有者分别看待,将各种经济业务归入合适的会计期间等概念;第三阶段则是复式簿记向整个欧洲传播的过程,主要特点是其使用范围扩大。在这一期间德国、荷兰、英国等国的学者也发展了意大利复式簿记技术与方法,至19世纪会计记录不断从文字叙述式和拟人式向简略式和经济式发展,会计专业术语开始形成,复式记账从拟人式向统计式发展,账簿和记账形式也得到不断地改良。但总的来说意大利复式簿记没有明确地发展利润概念,也无法创造出判断一定期间企业成功与否的系统手续,财务报表在当时并不重要。
到了17世纪,由于税收和股份公司出现所提出的要求,使余额账户演变成资产负债表,费用和收益的概念得到重视,强调虚账户具有同等重要性。现代财务报表的形式主要是以19世纪英国的经验为基础而确立起来的。股份公司的发展使资产负债表日渐受到重视,人们也开始逐渐丙酸倍氯米松乳膏白癜风难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