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简介
本科双非一本,专业会计学ACCA方向,跨考复旦经院保险。初试总分(专业排名第八),政治73、英语二85、数学三、保险专业基础。本科期间共四段实习经历,其中包括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年审项目和券商投行部股权融资项目。
本经验帖适用于以金融或大商科为发展方向、且能够全身心投入9个月以上复习时间的选手。
01
★
考研选择
★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同学,考研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应通过前期实习确定大致发展方向后进行风险和收益权衡的过程。以我本人的择校逻辑为例:
收益方面:首先,本科的实习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对于本专业财会领域兴趣不浓,而更倾向于往金融方向发展,因此考研院校一方面需要满足金融行业的硬性门槛要求(硕士或清北复交等),又要能够提供相关领域优质的资源和平台。其次,考研院校的选择意味着研究生阶段实习以及将来发展所在的城市的选择。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金融产业更发达,金融领域的实习机会也更多,而实习对于金融就业是至关重要的。
风险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专业的报录比、初试专业课的内容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复试是否存在院校歧视、复试刷人比例以及自身实力和所能够付出的程度。从上岸的学长学姐处了解到,经院保险每年的就业情况与金砖差距不大,比另外三个小专业稍好一些;但保险的竞争相比其它三个小专业更激烈,而且专业课考核内容的不确定性很大。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本人最终决定跨考复旦经院的保险专硕。
▲准复旦研究生学长
02
★
复习总体思路
★
复习规划和目标
建议将每门课的复习分为基础轮、强化轮和冲刺轮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和目标。不断根据前期复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调整和更新之后的计划,对于把控整个复习节奏十分关键。
视个人具体情况分配复习时间
根据自己的强弱项和科目的分数比重来分配自己整体和每天的复习时间。初试四门科目中数学三和专业课都是分,这两门课需要前期踏实地打好基础,必定要占据大部分的复习时间和精力;而我本人英语基础较好,政治决定采用激进而性价比高的准备方法,因此在这两门课上花费的时间较少。
从整个复习的时间线来看,前期数学和专业课的投入时间几乎占85%,而越往后英语和政治的时间投入会有所增加,最后阶段四门课的投入相对均衡。
重视复习的投入产出比
考研整个复习周期只有9-12个月,时间紧内容多,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保持一个高的产出水平十分重要。比如复习前期我会将自己一天最高效的上午时间用于复习数学;复习效率低下的时候给自己半天休息,去运动一下调整状态。
作息规律、坚持和心态
制定每天的作息安排,确保每天10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和每一两周一次的休息,严格执行并且长期坚持。复习强度在整个备考过程上可以相对前松后紧,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避免与他人的无谓比较和效仿。
▲图书馆外侧背书场所(校史馆对面)
03
★
专业课复习策略
★
今年复旦专业课考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题目涉及范围很广,如非寿险精算、寿险精算、概率论、保险经济学、公司金融和风险管理,而往年考纲给的唯一一本参考书目—徐文虎老师《保险学》的内容大概只占50-60分。题型的变化也很大,往年一直是10道选择题,而今年有20道选择题。往年学长学姐的经验是把徐文虎这本书吃透背熟,然而今年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没有新考纲指定新参考书目的情况下,跨考的同学需要广泛学习精算、保险经济学和保险财务方面的知识,这样的难度相比往年确实是陡增了。
INSURANCE
保险学基础
复习用书:徐文虎《保险学》、魏华林《保险学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科兴的《保险专业基础复习指南》、《经典保险案例分析例》、其它网上购入的资料、复旦风保(复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