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之丑漂洋过海来抄你

???

来源:搜狐文化

作者:王枪枪

唐朝有个文艺青年叫宋之问,他有个也是文艺青年的外甥刘希夷,这两个人虽然辈分上有差别,但年纪差不多。刘希夷比较有才华,写了一首诗《代悲白头翁》,诗中有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舅舅宋之问看见后赞不绝口,希望外甥能把这首诗让给自己,哪怕让给他几个文艺女青年都行,刘希夷不肯,宋之问恼羞成怒,让手下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了,并将此诗据为己有。后来,两人的诗作均被收录入《全唐诗》里面,于是就有了一首明显“复制”的诗,除了标题和个别词,其它的诗句一模一样。读到这里,我想东大应该感谢旦大的不杀之恩,身为一名东大的学生,我在这给旦大鞠躬了。不知道何时起,中国的大学开始流行比年龄了,号称百年名校的都有三十多所,要过五十周年校庆的更是如过江之鲫,每逢校庆满校园都是科级同学处级校友,大家谈笑风生不知高到哪里去。我上大学那年,恰逢东大百年校庆,作为山东大学社团联合会的一名干事,我在校园里负责免费发放拉来的赞助:瓶装可口可乐,对于校园里的同学们来讲,这就算过节了,我记得很清楚,我们院一个老教授刚下课,推着他的破自行车过来跟我说家里还有个孙子能领两瓶吗?我说原则上不行,但可以给你两瓶,当时老头高兴坏了,我想这应该是他在这所学校校庆时享受到的唯一礼遇了吧。

关于国产大学,钱理群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段话基本能反映出当下大学的一个现状,有大楼无大师,有大官无大家,有大钱无大德,有大腿无大脑。历史悠久的大学讲究传承有绪后继有人,现在弄得跟说相声一样,讲究说学逗唱,怎么逗逼怎么来,一所大学,中间断档那么多年,既传承无绪,也后继无人,还搞什么百年校庆呢?大师已死,学风不存,谈何百年,有何可庆?

在复旦大学的这次抄袭风波里,很多人扼腕叹息痛心疾首,认为一件小事毁了复旦一世英名,其实大可不必,不仅复旦,其他赫赫有名的大学也早就名存实亡了,众多所谓名校,大家其实玩的都是概念游戏,不同的名字一样的性质,都想在烧成灰烬的故纸堆里找出前世的英名,这只会把自己涂抹的像个小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如何存在于官僚化的环境中?贞洁烈女藏身青楼,那都是戏,不过从这个意义上讲,国产高校有望跻身于世界名校之林的,我看好中戏和北影。

知名复旦校友张志安认为“个体的失误,机构亦须担责,但具体归因时要区分个体或机构,不必过于整体化;这种非机构的系统性危机,我不觉得会对大学声誉有严重影响,更不喜欢那种用‘复制大学’去标签化机构的批评方式。”,我觉得张院长这两点说的都非常专业,也很理性中立客观,就像很多新闻媒体人谈新闻理想时那样专业而空灵,但大并不仅仅只是在谈论复旦抄袭事件,大家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adezzz.com/kltl/5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