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一说到中学生作文,除了审题扣题,似乎别无其他。审题扣题犹如中学作文的原罪,种种压制学生、禁锢思维的罪名不由分说地连缀其中。可就在不久前,一名毕业学员赴美留学的故事,为我提供了新的观察。
这些年,由于带了不少外校学生,伴随他们出国留学的步伐,我也间接获得一些观察、比较中外教育的机会。
大概是去年夏天,一位在美留学的老学员和他的母亲约我一道午餐茶叙。期间,谈到了写论文的问题,这位老学员居然说:感谢中学阶段强调审题扣题的写作训练。本以为他这话是一半客气,一半玩笑,岂料他真的一本正经地论证了起来。
原来,他在美国读的是会计专业,那所大学的会计专业在全美名列前茅。因为是商科,所以常有些小论文写作。他的作业经常被教授表扬,原因是,审题扣题能力强,文章能密切围绕观点展开,不蔓不枝,绝无废话。反观一些美国同学,虽不时有些新鲜观点,但写起文章来,总免不了东扯西拉,拖泥带水。两相比较,差别立见。
若不是亲耳聆听他的讲述,真不敢想象,早已随中学作文一同被污名化的“作文审题扣题能力”居然跨越重洋,在号称个性自由的美国大学里得到了商学院教授的大力赞扬。
仔细想来,语文学科确实有不少冤假错案。比如,谈起阅读题,最好不要设置问题;即使设置了问题,也不应设置答案;只要设置了答案,就一定是错的,还美其名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即便是一万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如果阅读题的问题和答案是围绕哈姆雷特身上确定的、共性的部分进行设定,有何不可?
作文也是如此。
许多人一说作文审题便目露凶光、咬牙切齿,说这样限制了学生,禁锢了学生。且不说中考高考必须要以审题门槛来防止宿构套作,即便还原到现实生活,无论是商学院教授布置的论文题目,还是老板、上司提出的写作任务,不审题,便盲目动笔,任意挥洒,就能写出好文章?
至于扣题,本质上,是一个人驱动语言服务观点的能力。这是最基本、最根本的表达能力。国旗下的讲话要扣住主题来讲,五分钟的面试要围绕问题作答,写《苦难铸就辉煌》要扣住“苦难”与“辉煌”的关系,《论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自然不能偏离“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种种作用。
爱默生说:批评比赞扬更安全。面对几成定论的“作文审题扣题有罪说”,我不想迎合众人去批评。我盼望着,大家能从这位留学生的身上获得一些新的思考。
相关连载
杂忆一·可怕的传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