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财政苏国灿童锦治魏志华刘诗源合

近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级博士毕业生苏国灿(现任职于厦门市审计局)与经济学院财政系童锦治教授、魏志华教授以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级博士毕业生刘诗源(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合作完成的论文“中国间接税税负归宿的测算:模型与实证”在《经济研究》年第11期上发表。

中国间接税税负归宿的测算:模型与实证

苏国灿,童锦治,魏志华,刘诗源

摘要:关于中国企业的税收负担,存在“死亡税”论和“轻税”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争议焦点在于对间接税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不同理解。该文基于现有研究,重新构建了间接税税负转嫁模型,并利用宏观数据对中国间接税的税负归宿进行了测算,试图解答“中国企业到底承担了多少间接税”这一重要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间接税并没有完全转嫁,而是由企业和最终使用者共同承担,企业承担了其中的70.29%,最终使用者承担了29.71%。(2)企业实际承担的间接税负因产业而异,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企业分别为1.12%、2.93%和5.41%。上游企业和企业自身的税负转嫁能力以及名义税负是决定企业实际承担间接税大小的主要因素。(3)最终使用者实际承担的间接税负担因消费主体而异,由高到低分别为城镇居民6.92%、农村居民6.33%、政府部门5.44%以及出口部门4.17%。消费结构的不同是决定不同最终使用者实际承担间接税大小的主要因素。(4)企业自身承担的间接税税负通过降低工资和降低利润的方式转由企业员工和企业所有者承担。该研究对客观评价“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和正确认识中国企业的税收负担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国灿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届博士毕业生,导师为童锦治教授,现任职于厦门市审计局。先后在《经济研究》、《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PublicMoneyManagement、JournalofChineseGovernance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童锦治

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年),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财政学会理事,福建省第十三届人大财经工作专家咨询组专家等。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入选福建省特支人才“双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第二批)。主要研究领域为财税理论与政策、企业税收筹划与税收风险管理。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财贸经济》等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等科研项目,有关科研成果分别获财政部、中国财政学会第六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

魏志华

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福建省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资本市场与财税问题。迄今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会计研究》、China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洪银兴经济学奖、财政部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奖、财政部会计学优秀论文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励。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科基金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并担任《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十余个国内重要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刘诗源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届博士毕业生,导师为童锦治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现代财经》等期刊发表论文,主要研究兴趣:财税政策、企业微观行为。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adezzz.com/klnr/7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