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婷婷
“保温杯里泡枸杞”听着是挺健康,但您有没有想过,保温杯作为养生的必备工具,也有可能变成“要命的杀手”!
然而,四川绵阳发生的一起保温杯爆炸事件,正好证明了这个恐怖的情况!
四川绵阳的杨女士对养生很感兴趣,她也爱“保温杯里泡枸杞”,但不久前的一件事,让她再也不敢用保温杯了。
那天,杨女士在家做晚饭,她在厨房炒菜时,听到客厅“砰”的一声,她以为是老公回来了,心里还想:今天动静咋这么大。
结果等她跑到客厅一瞧,眼前的场景把她吓呆了:
保温杯里只剩一点水了,桌子周围都是红枣和枸杞,还有水渍,天花板上有个大洞。
杨女士一脸茫然,连忙查看客厅监控,画面中,桌上保温杯突然爆开,杯盖飞了出去,把天花板砸出个大洞。
这保温杯爆炸的威力可真不小,居然把天花板都砸了个洞!幸好当时杨女士没在桌子旁边,不然就凭这杯盖飞上天的劲头,杨女士不是重伤住院,就是直接没命了。
事情被报道后,很多网友都很同情杨女士的遭遇,但也有人提出了疑问:保温杯咋会突然爆炸呢?
专家解释:红枣和枸杞泡在水里会发酵产生气体,时间长了,气体不断充进密封的保温杯,这时保温杯内部压力很大,一旦保温杯承受不住压力或者有人拧开杯盖,就会“爆炸”!
此外,除了保温杯的零件可能伤人,保温杯的材料也是个隐藏的危险。
安徽池州的李女士买了个保温杯,想试试保温效果咋样,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
保温杯里的清水,闻着有股刺鼻味,她把水倒进茶杯后,清水竟然变成了绿水!
李女士把自己的经历发网上了,网友们一看,都猜保温杯倒出绿水是咋回事,大家都觉得是保温杯材质有问题,还有人说自己也碰到过这种事。
三天后,保温杯厂家回应此事,说是杯子底部和内壁没焊接好,有缝隙,做杯子时,化学试剂就从缝里进了真空层,没清理掉。消费者一倒热水,试剂溶在水里,水就变绿了。
厂家表示,保温杯在出厂前会进行三次测温。要是保温杯有问题,在出厂前就应该能被发现。但这次出现白水变绿水的情况,很可能是质检环节出了问题,要么是漏检了,要么是员工把不合格品当成合格品了。
厂家承诺,已紧急召回该批次产品,有问题的保温杯,消费者可联系客服免费退换。
像这样的“保温杯伤人事件”,一到冬天就特别多,因为这时候大家都开始用保温杯喝水了。
不过李女士还算幸运,及时发现了保温杯里的水有问题,这要是换成个粗心的人,没准早就喝了“绿水”进医院了。
本来是为了保健才用它,结果保温杯却老“伤人”,医院,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别在保温杯里放会产气的液体,不然杯子可能会炸,比如说红枣水和枸杞水。
第二:保温杯质量差,长期用它喝水,人体会摄入过多重金属,从而导致金属中毒!
其实国家一直都挺重视保温杯质量安全的,甚至还在央视新闻上经常曝光一些不良商家!
年新闻直播间报道了一则新闻:不锈钢保温杯安不安全?这个问题一直牵动着大众的心,毕竟食品安全很重要。
节目里,相关工作人员在市面上随便买了50个不同品牌的保温杯,这些保温杯的材质都是“食品接触用”级别的。
后来北京消协检测了这50个保温杯,检测报告一公布就引起了很大轰动。这批样本中有19个保温杯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保温杯里都检测出了超过国家标准的重金属镍、锰和铬等。
那喝了这些重金属超标的保温杯里的水,会有啥后果呢?咱们简单瞅瞅摄入镍、锰、铬这三种金属超标的后果:
锰超标危害大:会让免疫力降低,不想吃东西,严重的还会影响智力,甚至增加得癌症和帕金森综合症的几率。
镍超标:会导致神经衰弱、生育率下降,吃多了会发育畸形还可能得癌症。
铬超标会引发鼻炎、咽炎和支气管炎,严重时还会导致扁平上皮癌、腺癌、肺癌等病症。
这50个保温杯啥样的都有,大小、品种都不一样,不光有大人用的,还有小孩用的。
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如果用了这种不合格的保温杯喝水,摄入过多重金属,可能很快就会出现长不高、神经衰弱、内脏功能异常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要是大人喝了有重金属的水,短时间可能也没啥明显的症状。
时间长了,会慢性中毒,还很难发现症状,等身体发出危险信号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类似的保温杯检测报道《新闻大求真》也做过,节目组随机买了4种不同价位的保温杯,在杯子里加了5%的盐酸溶液做重金属检测。
最后在30元的保温杯里检测出了重金属,这种便宜的保温杯很可能是不良商家用不锈钢冒充不锈钢做的,真是便宜没好货啊。
买保温杯可别贪便宜,这种东西虽然不贵,但是问题挺多的。为了健康,还是买贵一点的吧,多花点钱在食品安全上,肯定没错。
那为啥一个小小的保温杯会有这么“厉害”的本事?这得从保温杯的保温原理讲起。
一般来说,我们在市面上买的保温杯都挺厚的,这是因为保温杯有内壁和外壁,中间是真空的,所以往杯子里倒水的时候,内壁的温度就不容易散发到外面去。
另外,内壁有一层镜面涂层,能让热量只在内壁反射,起到保温作用,所以保温杯既能保温,也能保冷。
那保温杯咋就成了“夺命杯”呢?其实不只是红枣,还有好多其他吃的,都不能放保温杯里。
这类食品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在保温杯里会发酵产生气体,而且它们都很有营养,所以就成了细菌的培养皿,细菌在保温杯里大量繁殖,产生很多气体,最后保温杯承受不住压力就爆炸了。
要是拿它们泡水喝,得在变质前赶紧喝掉,或者变质后马上倒掉,保温杯盖子也别拧太紧,这么做是不会让保温杯爆炸的,不过还是建议最好别用保温杯泡这些东西。
2.鲜果汁、汽水、蜂蜜水和中药。
新榨的果汁、碳酸饮料和中药等饮品通常都是弱酸性的,会和保温杯不锈钢内胆起化学反应,产生一些金属物质。
一般来说,合格的食品级不锈钢保温杯装这些饮品,不会产生过多金属物质,还能补充一些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但也别老用保温杯喝这些东西,毕竟长期喝金属饮料对身体还是不好的。
并且要是不小心买了非食品级的不锈钢保温杯,那就惨啦!
因为这种保温杯怕酸怕碱,所以装酸性饮品肯定会产生有害物质,而且这时候不锈钢内胆已经坏了,再用这个保温杯就会把这些有害物质都吃进肚子里。
但也不用太害怕这些常见的食物,只要用之前查一下啥不能放保温杯里,就能避免这些潜在危害。
为了避免保温杯变成“毒”保温杯,我们挑选时要做好功课,选符合国家标准的。
首先咱们来看看直接接触食品的保温杯不锈钢内胆,市面上常见的不锈钢种类有、和这三种。
不锈钢在工业上用得挺多,不过它不太耐腐蚀,还有点儿磁性,里面的锰含量比较高。
不锈钢现在用得挺多的,是食品级的,国家有认证,质量有保障,而且还不贵,抗腐蚀性也挺好的。
不锈钢是医用级的,就是手术刀那种材质,抗氧化和耐高温都更好,不过价格也会高一点。
在知道不锈钢的种类后,我们选保温杯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打开杯盖,看看杯子内胆或杯盖等地方有没有钢印认证,常见的有:SUS、SXX、、18-8、18/8,这些是材质不锈钢的标志;SUS、SXX、,这些是材质不锈钢的标志。
和的内胆都安全可靠,但材质比更好。
除了内胆,保温杯的配件也得注意,一般就是杯盖和密封盖,现在市场上这类配件大都是塑料的,但要选质量好的,比如PP、Tritan等材质,别买PC材质的,对身体不好!
有些保温杯会配吸管等东西,要是有吸管和密封圈,那最好选食品级硅胶的,这种硅胶又软又没毒,还能耐高温。
经过精挑细选,保温杯的质量是有保障了,可有人会担心,有些不良商家会用不锈钢冒充,还在杯底打上的钢印,我们普通人根本分不清,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教大家一个辨别劣质保温杯的方法。我们可以学《新闻大求真》节目那样,做个小实验来检验买的杯子质量好不好。具体步骤是:
按照保温杯的大小准备盐水,比例是:1,比如保温杯是毫升,就准备4克盐,把4克盐完全溶解在毫升水里,再倒到保温杯里密封24小时。
一天之后,把保温杯里的盐水倒掉,看看保温杯内壁,如果有明显的氧化或生锈的现象,那就说明这个保温杯不符合食品用标准。
有需求就有供应,现在市面上的保温杯种类和品牌多得让人挑花了眼,那么多产品,大容量还是小容量,吸管还是直饮,我们怎么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呢?
最重要的当然是看有没有或的标志,但保温性咋鉴定呢?总不能把每个杯子都买回家测保温时长吧,那咋整?
这一步我们可以在网上查资料,看看那些靠谱的评测工作室对保温杯的测试结果,相信能对你挑选保温杯有所帮助。
我们自己挑保温杯的时候,最好还是选大牌的,贵点的质量也好。
不是说让大家都去买贵的东西,而是大牌子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确实更好,不会像杂牌子那样用次品冒充好货。
保温杯就是个日常用品,别贪小便宜买地摊货,从正规渠道买,学会正确使用,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大家放心买放心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