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的硕士论文被各大媒体转载。ZAKER新闻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这篇论文由浙江工商大学会计硕士陈舒心于年1月发表,指导教师是该校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谢诗蕾。
论文指出,董明珠倾向于采取冒险决策和固执己见的自恋人格表现,导致格力电器多元化失败,使得格力电器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长点。
作者将自恋定义为"极度地以自我为中心,持续地追求他人对自身的 论文用四大指标衡量了董明珠的自恋程度,研究发现,董明珠个人报道数量占格力 此外,董明珠的上述数据均高于美的集团CEO方洪波和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未披露除外)的数据。作者认为,"董明珠相较于其他两位同行业CEO,其自恋程度比较高。"
论文列举了格力电器对董明珠崇拜的典型事例,堪称董明珠自恋行为大赏:
1、强制要求员工和经销商订阅董明珠的自传,据称不少销售人员在阅读这本书时感同身受,忍不住流下泪水;
2、格力电器内部有专门为董明珠而制作的歌曲——《为你而感动》,歌颂董明珠对格力的贡献;
3、企业内部大多数会议室的墙上,都挂上了董明珠个人的大幅照片,旁边附上董明珠的经典名言;
4、"格力20年飞跃"的主题墙上,朱江洪的领导基本未被提及,全部为董明珠个人的事迹。
论文还摘录了董明珠在各种场合"大放厥词"的"名言":
1、我觉得格力是董明珠的,董明珠也是格力的。
2、我从来没有失过手,我从不认错,我永远都是对的。
3、我收购银隆可以再造个千亿企业没有问题。
4、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没有集权的能力,要这样的领导干什么?干脆可以不要。
5、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6、小米不算什么,华为手机是国产手机老大,格力手机老二。
论文指出,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产生内部人控制,对格力电器的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梳理财报发现,自年后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已经大幅度超过格力电器,但格力电器在年后实现了对美的集团净利润的反超。论文判断,"格力电器近几年极大可能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其真实盈利能力可能逊于当前的水平。同时,在目前除空调业务外其他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格力电器在未来想要保持住现有的高盈利能力存在一定困难。"
以下为论文摘要节选:
摘要高层梯队理论指出,企业是高层管理者团队特征的反映。可见,CEO个人特质对于企业的重要影响。而自恋又是CEO身上常见的特质。有研究表明,自恋领导中的破坏型领导更容易出现在权力距离、集体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国家并导致严重后果,而我国正好属于高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和中等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所以,自恋领导中的破坏型领导一旦在我国产生,其破坏作用可能更大。因此,对于CEO自恋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考虑到我国企业存在着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尤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CEO甚至可能成为企业实际控制人。在这种背景下,CEO自恋将对企业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格力电器为例,深入剖析CEO自恋如何导致内部人控制,以及其将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何种影响,希望能够为资本市场各类投资者提供些许借鉴和建议。本文选取格力电器作为研究对象,在衡量其CEO董明珠自恋程度的基础上,总结董明珠自恋的三大表现行为:1)渴望支配性权力;2)采取冒险决策;3)固执己见。同时,探究了董明珠自恋人格的形成过程和环境,包括其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公司治理环境。在特定的公司治理环境下,CEO自恋更容易发挥其对企业的作用力:1)国有企业的股权性质;2)股权较为分散;3)存在CEO二元性。再者,以董明珠渴望支配性权力的动机出发,阐述了自恋CEO与内部人控制之间的联系——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产生内部人控制,主要表现为:1)董事会权力失衡;2)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最后,本文分析了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对格力电器业绩的影响情况。董明珠出于对自身成功的追求以及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