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杯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评选结果于近日揭晓,我校第五届“十佳学术之星”、级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嵇丽娜荣获一等奖。
岐黄杯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中医药学术界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本次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论文篇,涵盖了中医药(含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等)理论与实践的各个领域。
嵇丽娜的获奖论文《基于IRAK1-NF-kB通路探讨解毒祛瘀滋阴方干预MRL/lpr狼疮小鼠机制》是关于中药复方的分子机制研究。这是她从硕士期间开始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这篇论文主要围绕中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希望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
从研究生开始接触科研到现在,“整天泡在实验室采集数据”就是她的日常。“虽然也辛苦也很烧脑,但是能够坚持下去,我相信会有收获,至少不会后悔现阶段的努力。”
嵇丽娜说,做科研就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地去尝试、去探索。嵇丽娜在科研路上也遇到过种种困难,比如刚开始接触科研时候的迷茫、实验设计中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到达预期等等,但每次她都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说服自己重新寻找方向。“失败不可怕,而失去耐心是最可怕的。”
回忆风尘仆仆却收获满满的科研路,嵇丽娜说:“因为在我身边有很多特别优秀而又努力的人,跟他们相比,我进步的空间还有很多。每一次的学术活动和每一个学术成果都是让我投入精力去完成的,因此每一个经历都让我印象深刻。”
对于还在科研道路上摸索的学弟学妹们,嵇丽娜大方又诚恳地分享了她的科研感受:
“我的理解是不同阶段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本科生还是以学业为重,课余时间可以花精力去接触科研,重点培养科研的兴趣;硕士生可以去学习和实践科研,通过大量的文献和实验等培养科研的思维。论文写作的方面,我也还处在摸索的阶段,在前期还是需要我不断积累文献的阅读,从大量的文献中培养自己的设计思路。”
谈起未来的计划,这位年轻的科研学者说,计划就是是好好完成现阶段的任务,同时希望自己能够将实验研究变得更加有临床意义。
学术科研之外的嵇丽娜还曾是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班级的文艺委员,积极地参加了许多校园活动。她曾担任国际教育学院翻译、校级主持人、“橘井泉香”中医药文化推广公益行讲师团讲师。
眼下又逢毕业季,许多学子即将离开母校。对于即将远行的毕业生们,嵇丽娜说: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保持初心,归来仍是少年!”
姓名:嵇丽娜
专业:中医内科学
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导师:范永升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原校长)
座右铭:世界很大,我们要多看看
获奖情况及主要事迹:
届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五届“十佳学术之星”。曾参加年中医药传承创新全国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学术论坛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在年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新时代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生学术论坛中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在年第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年会发言并获得优秀论文奖,参加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次风湿病学术会议获得论文优秀奖及论文入选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药研究生创新发展论坛优秀论文。
在研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8篇,曾获得年国家奖学金、復元奖学金以及校三好学生等荣誉。
转载自浙江中医药大学